跳至主要内容

灵山居士:我们的圣诞节




再过几天,就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这是基督教世界纪念那个诞生在马棚里的圣者的节日。尽管受金融经济危机的打击,北京很多地方还是已经颇具节日气氛。圣诞树,报纸上的大幅圣诞广告,雾蒙蒙的临街玻璃门上贴着圣诞老人和雪花。
去年圣诞节我曾经问过一个喜欢过圣诞节的女孩子:什么是圣诞节?她说:就是圣诞老人的节啊。笑过之后她还问我:为什么你们佛教没有圣诞节?没有这些圣诞节娱乐?
我告诉她,其实佛教的圣诞节非常多,如果你看过佛教的日历,就会知道,每个月至少有一个佛或是菩萨过生日。每个月都会有圣者诞生。在这些圣诞节,佛教徒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但佛教徒的娱乐方式可能不是圣诞树圣诞节礼物,我们暂且不说佛教徒在佛教的圣诞节做什么。
我想说的是这些圣者如此频繁地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你知道,他们不是来度假的。况且这也不是个适合度假的地方(你会去厕所度假吗?)。否则也不会被称为五浊恶世。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这些仍在轮回中沉浮的人。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实相。
了解实相,是最复杂的事,要让一个人从理论上了解一点空性都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当初就是因为这件事过于复杂而试图放弃。后来因为诸天的祈请才开始讲法。
翻开一本佛教日历,你会看到几乎每月都有佛菩萨的圣诞。佛菩萨为了帮助我们,一直在不停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事实上,日历上记载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太多的佛菩萨化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他们之中大多数并不打算暴露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说,他们多数都是隐姓埋名的,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我相信,每一秒钟都有佛的化身在地球上出生,而且他们并不一定就要化现在人道,也不一定化现在佛教里,他们可能悄悄的来,悄悄地走,做完他们该做的事就会离开。他们可能是默默无闻,也可能是声名显赫,可能是高官显贵,可能是科学家,也可能是收旧家具的。他们可能是白皮肤,黄皮肤或是黑皮肤。可能说泰语,闽南话,法语,或是意大利西西里土话。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一条狗。他们的任务是以各种方式启迪人类,以促使人类趋向佛法。我们文明的每一个进步,其实背后都有佛菩萨在推动。他们可能去做任何事,只要对于人类直接或间接趋近佛法—对于人类终极福祉有助益。他们就会去做。
我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很多人会认为佛菩萨的化身一定是法相庄严,但事实上未必如此,有些化身可能是专门来扮演反派的,我有时候读到一些新闻,电鱼的人自己掉进自己设下的鱼网被电死,我认为这样的人其实也有可能是佛的化现,你知道,佛会以各种方式引导我们入道,向我们现身说法展示因果也是方式之一。有些化身可能并不那么讨人喜欢,比如一身鱼味的帝洛巴。
有人跟我抱怨自己遇不到佛菩萨,但其实就算释迦牟尼佛亲自来到他的面前,我相信他也认不出来。他可能会对着释迦牟尼佛抱怨:为什么我遇不到佛菩萨?
佛菩萨从未远离过我们,他们以各种方式来利益着我们,很多时候,你可能并未觉察到,因为他们看上去实在太普通了,既没有三十二相,也没有八十随形好,皮肤也不是金色的。但这不是他们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昨天我看到一篇国外的新闻,阿根廷一个被抛弃的婴儿,在警察发现他的时候,他身边围着几只猫,在用自己的身体给他御寒,如果不是那几只流浪猫,他可能已经冻僵了,我想这是化现在动物道里的菩萨。阿秋法王也曾经说过一个佛化现为雪猪子度化众生的故事,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我们应该把每一位在解脱道上帮助过我们的人都视为佛的化身,从最初引导你的那个人,到最后让你证悟的那个人,你都应该心怀感激。要知道,从一个凡夫到圣者需要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人去做。
事实上,他们很可能是佛的化身,佛可以有无量的化身,如果你读过观音菩萨普门品,就应该知道观音菩萨会化现为你所能想象的任何形象。从总统到罪犯,都有可能。
我曾经说过中国式的感恩节,现在我想说的是中国式的圣诞节,想一下,为了让我们离苦得乐,有那么多的佛菩萨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并不那么好玩。我们都是刚强众生。我们非常难度。他们设计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引导我们走向证悟。为了我们能够离苦得乐,他们不停的出生,死去,再出生,再死去。再出生,再死去。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成佛。

作为感恩,至少我们应该在佛教的圣诞节里去做那些佛教徒该做的事。例如放生。不做那些佛教徒不该做的事。我知道很多佛教徒迫于形势,有时候不得不去做那些他并不想做的事。但至少在圣诞节那天不要去做。让那一天,成为世界的平安夜。


2008年12月24首发于灵山居士新浪博客,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媒体或个人(包括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空间,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电子邮件: lingshanjushisiwu@gmail.com
灵山居士新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gshanjushi2017谷歌Bloggerhttps://lingshanjushi.blogspot.com/,灵山居士微博:http://weibo.com/lingshanjushi,灵山居士官网:http://www.xinwuyang.com/

灵山居士公众号:lingshanjushigz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灵山居士:“自我”海洛因、禅修丽春院和精神老鸨(修订)

  2024 年初,有位朋友跟我说,因为整个世界的转变,现在有很多人开始把眼光转向了玄学领域,然后我慢慢就看到了所谓的玄学创业,看到了禅修创业,就我而言,这些人的出现并不特别令人担忧。从释迦牟尼佛时代以来,这些东西就一直都存在,利用佛法挣钱并非什么新鲜事,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没这么明目张胆。现在新出现的这些不过是些最粗陋最初级的“自我”海洛因、禅修丽春院和精神老鸨。而且他们只是为了赚钱。这让他们看上去没有那么虚伪,也更容易识别。比起这些一点也不专业的外行搞的东西,更让我担忧其实是修行界内部的人。这些人有真正的传承和老师,有真实的法脉,但是他们却在搞同样的东西。比起那些外行的禅修,他们所提供的东西要精致的多,迷惑性大得多。这样的人为数并不少,虽然他们有老师有传承、虽然他们每天都在念诵功课,但是他们却从未真正修行过。虽然他们从未真正修行过,但是他们却以修行者的身份示人。因为他们有正统的老师和传承,有专业的法器和服饰,又好像很努力地在修行。所以,相对于前者,他们更容易欺瞒大众,让大众认为他们是真正的修行者,认为从他们那里能得到真正的佛法而非精神海洛因。因为大多数人根本就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修行。所以他们自然也就无法辨别谁是真正的修行者。这让这些伪修行者得以对自己和他人维持自己是修行者的假象。虽然他们嘴上说的和网上发的全都是正统教言,但是因为他们从不观察内心,也从未审视过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不知道自己身上每天发生的事,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观念从未被动摇。因为从不观察内心,这让魔王得以乘虚而入,在他和他的受众头脑里大肆改造佛法。他们选择性地接受教法,把那些锋利的教法磨平去势。所以,他们所提供的教法,他们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的东西,那些神圣的教言,被肢解和扭曲,慢慢就变成了精神海洛因,变成了禅修丽春院,而他们自己则变成了精神上的老鸨。他们的受众,则是那些想在精神世界里爽一把的人。这些人,他们不真的想修行解脱,他们只想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想在精神世界里寻欢作乐。在这场世纪寻欢中,金刚乘无疑成了他们的最佳容身所在,金刚乘不反对贪嗔痴,不敌视欲望(这是他们的理解),所以备受他们的欢迎。这两种人组成了现在相当一部分的修行者。他们是真正的梦幻组合。每天都梦想着不修解脱,梦想着不除贪嗔痴成佛,梦想着不负如来不负卿,梦想着世俗佛法两不误。 作为尚未摆脱无明束缚的人,我们大多数人都还...

灵山居士:你的想法你的观念真的是你的想法你的观念吗?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想法你的观念是从何而来?或者说,你的想法你的观念真的是你的想法你的观念吗?它们真的属于你吗?还是你被影响的结果?假如它不是你的想法,只是你被影响被灌输的结果那你还有必要去死命维护它吗? 作为人类,我们天然就会维护那些和自己相关的事物。如果有人在网上批评你上过的大学,你马上就会觉得自己也受到了伤害,你会站出来为它辩护。你会有这种防卫性的反应,是因为你觉得它是你的一部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你的猫、你喜欢的电影、你的股票、你正在用的口红牌子上面,因为这些东西和你相关,你不允许别人说它不好,假如有人说它不好,你会觉得自己也连带受到了伤害,你会本能地去维护它。潜意识里,你认为它们是你的一部分。当它们受到攻击,也就等同于你受到了攻击。 所以,当你怀揣着这样的认知来到佛教,开始修行,特别是当你开始修持以师为道,如果你的老师开始慢慢发力,开始搓磨你的“自我”,这个时候你就会经常感觉自己受到伤害。你会觉得老师经常攻击你,他会攻击你的价值观、攻击你的习惯、攻击你喜欢的东西。(这里所谓的“攻击”并不一定是指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时候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那坐着,你也会感觉自己被攻击。大修行者有这样的能力。他们只是坐在那里,就能让你的“自我”感觉到威胁。)这让你精神高度紧张。而你之所以会觉得自己受到攻击,是因为你把你的价值观你的想法你的习惯所有这些和自己相关的东西全都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但这是相当奇怪的观念,因为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你自己打造出来的。你有没有认真想过,你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价值观?为什么会喜欢夜跑喜欢徒步喜欢轻断食?为什么会认为 RIMOWA 旅行箱是身份的象征?为什么觉得一定要去看《出走的决心》?这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你发明的吗?还是那些不可抗影响力的结果?如果它们不是你发明的,那它们又怎么会是你的一部分。所以,你不妨问一下自己,你的价值观里有哪些是你自己发明的?你对世界的认知里又有哪些是你自己独创的?我们每天都在主动被动吸收各种信息,这些信息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观念生活方式没有哪一个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但我们却视它们如己出,不容许任何人亵渎。有人或许会说,我们视它们如己出是因为它们是对的是好的,所以我们才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价值观来守护。但是我不认为说这话的人有能力判断哪些价值观是正确的是对自他有益的。这么多年我几乎没见过能判断这些的人。你认为对...

灵山居士:假如你不是自己的主人的话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但是我们通常并不能完全证明这一点。 也许你可以指挥你的身体,比如你可以让自己的手拿起一杯茶,然后让自己的嘴巴张开,喝下它。你也可以让自己撒尿的时候不至于尿到裤子上。这些举动似乎可以证明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拥有完全的主权。 但同样有很多事实证明你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比如很多时候你并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你无法穿想穿的衣服,无法按自己的方式去刷牙,无法说服自己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你甚至无法命令自己准时起床。当你受到侮辱的时候,尽管你一再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生气会犯了嗔戒的,你还是会生气。更加极端的时候你甚至无法阻止自己的错误心念,你会拿起武器,然后走进校园,朝每个会动的生命开枪。 这些事实都在有力的反对你对自己的看法,他们证明了你并非完全是自己以及世界的主人。你受你的思想,习惯的奴役。他们操纵着你,制约着你,让你无法自由。 当你无法做自己主人的时候,麻烦也就会伴随你一生。事实上,佛教的修行就是要你成为自己以及世界的主人,佛教并不认为你目前已经是事实上的掌权者。因为你很容易被激怒。 当你是你的想法的主人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抛弃他,你不会为他而痛苦。但是在此之前,假如你遇到相反的想法,你的想法就会鼓动你生气。而你也非常听话,抛弃自己的想法是个痛苦的过程,这说明你被奴役的程度有多深。 我们仔细检视自己的痛苦,几乎无一例外是由于出现了和我们期待相反的东西,而我们所期待的东西多数时候就是我们熟悉或者习惯的东西还有就是我们认为应该出现的东西。当然也有些时候,你期待出现正好相反的东西,比如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新鲜事物,但是假如出现的事物和以前的一样单调乏味,你也会失望和痛苦,这些都是没有成为自己主人的坏结果,你会痛苦,会失望,会喊妈妈。 要成为自己和世界的主人,你就必需知道,你所执有的一切,你所习惯的一切,并非你所认为的那样必不可少或者不可改变。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对改变自己不具信心,那只是因为他习惯了作自己,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习惯了自己的习惯,不想改变自己,(至少他们不希望马上改变自己,就象是在冬天的早晨,虽然知道早晚要起来,他还是希望多在被窝里呆一会)不过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习惯,你就会永远受他奴役,这样你就会继续轮回下去。不过 “ 继续轮回 ” 通常不是一个具有威摄力的理由,很多人并不在乎继续轮回。他们甚至有点期待。所以有时候你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