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灵山居士:一些疯狂的方法




在某些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修的还不错,但是否真的不错。我执是否真的已经淡化甚至消失,还是暂时躲了起来,或只是化了个妆。有必要进行一些验证,我最近对我身边一些同修进行了一些验证。我非常清楚这只是一些很初级的验证,相对于帝洛巴(佛教噶举派祖师)对那洛巴的验证,马尔巴对米勒日巴的验证。这些实在不能算很严重。
帝洛巴要求那洛巴偷盗,从高处跃下,坐在火堆里,以及去摸女人胸部——他因此被打得半死。马尔巴要求米勒日巴从山下背石头为他盖房子,盖好了拆掉重盖,反复的盖。相比之下,我只是要求他们去做一些可能会有损面子的事情。
我想以这种方式令他们知道自己的我执躲藏在哪里,还有多少。我很清楚他们并未真正消灭我执,我希望让他们也了解这一点。我要求其中一位男士带上胸罩(戴在外面),然后帮我接待客人,为那些来访的人开门。他从带上胸罩的时候就开始感觉不安。当有人敲门的时候,我知道他的心里是非常乱的,在那短暂的刹那,他会想到很多:他们看到会是什么反应,狂笑还是震惊?或是被吓跑?我以后如何在他们面前自处。
应该说我已经非常仁慈,我本来打算让他这个样子到楼下小区走一圈(现在我决定缓期半年执行)。但即使这样,已经让他产生很多惧怕,他非常担忧遇到陌生人。好在那天并没有任何陌生人拜访。通过这种方法,他可以获知自己的我执有多严重。
我要求另一个女孩子把金属制的垃圾筐套在头上一天。显然这比前一个更容易接受。因为她并未表现的很在意。不过我知道我可以令她很在意。你知道女孩子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容貌,要求她在屋子里顶着一个垃圾筐一天也许并不特别困难,但是如果把她的眉毛两边各剃掉一半,再在脸上涂两个红色的圆圈。也许就比较有威力。她要这个样子去坐地铁,去买菜,去见导师,这可以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执著。如果这还不行的话,我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方法。例如当着众人的面非常嚣张地挖鼻孔。对于习惯淑女形象的她来说,这应该很有挑战性。一般你最不愿意别人触碰的地方就是你最执着的地方也是最应该触碰的地方。如果你可以去做一件对你来说非常困难的事。那么你就超越了自己。暂时突破了我执对你的控制。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被要求这么做的话,你会如何。如果你是男士的话,你可以穿着女人穿的三点式在家里接客。你可以办到吗?先不要急着给答案,你去做一下试试,你有勇气这样出现在送水工面前吗?有勇气这样签收快递?你可以在他的眼光下淡定自若吗?如果没有的话,那说明你还有很多的执著和造作。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这个样子出现在小区里。因为我们害怕被别人笑。我们怕被人笑,怕被视为异类,说明我们还有很多我执。
帝洛巴要求那洛巴去偷盗,并不真是因为他的肚子饿了。那洛巴以前是个比丘。你知道,比丘是不能偷盗不能摸女人胸部的。他必须从这些“不能”里面出离。因为他已经到了可以出离的程度。(如果没到那个程度就绝对不能出离)所以他必须去偷东西。他必须从自己习惯的东西里走出来。佛陀要求一些人成为比丘是因为那样更有利于他们专心修行,成为比丘接受比丘戒律只是一种方法,并非目的。在最后,你必须连佛教也抛弃。
我们有太多的造作,其实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证明男人不可以戴胸罩,那只是一些布和海绵。在最初带上的时候,你可能会很不安,但是慢慢你就会习惯这件事。你需要了解的是,男人带上胸罩其实并不比戴上眼镜更值得惊讶。我们之所以会发笑,是因为我们染污严重。我们被教导男人是必不可以这样子。我们安住于这样的习惯中。
当然我可能不会让所有来找我的人都这么做,因为这需要信心和对佛法的了解。如果你没有信心,你不会照我说的做,如果你不了解佛法(尤其是金刚乘那些看似疯狂的方法),你不会知道我为什么要你这么做。所以,必须有很大的福报才有可能被要求这么做。你知道,历史上米勒日巴和那洛巴,他们被要求做这些类似的事情,他们都是有很大福报的人。如果你的老师对你很温柔,那可能并非好事。
你可以借此发现自己那些长期潜水的执著。你还可以借此破除一些执著。这是对于我执的定点攻击。我还想说的是,如果有一天你来拜访我,发现我头上套着垃圾筐,坐在沙发上接待你,你不要感到惊讶。你要学会接受一切事。但肯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目睹这一奇观。
有些金刚乘教法看似非常疯狂,你需要知道的是,他们都是针对你的执著而设。而且,非常有效。仅仅让男士带上乳罩出现在众人之前,就足以令他的执著现身并受到打击。但这并不表示金刚乘在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地点适合所有的人。事实上,他只适合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如果使用不当,会把那些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在金刚乘里,如果你对那些没有准备好的人宣说金刚乘,被视为严重的破戒行为。因为他们会因无法理解而产生误判。
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效和对机。在历史上,金刚乘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这是由于,他非常容易被误解,如果你不知道我的动机,不了解金刚乘的教理,仅仅看行为,你可能会觉得这几个人都疯了。因此这些方法只适合那些具有强烈信心并且非常开放的人。法与根基不对应的话,就不会产生任何好的效果。
如果你看不懂这样的行为。那表示你并不很了解佛法,你的闻思并不全面,你被你所知道的困住了。如果你完全通达一切佛法,就不会觉得金刚乘有任何不符合佛法的地方。任何可以直接间接打击我执助你证悟的方法都是佛法,无论他看上去多么惊世骇俗。金刚乘完全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之上。
这篇文字意在解释金刚乘里某些很令人吃惊的行为(例如帝洛巴对那洛巴的调服方式)。因为这些文字都是公开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所以让大家明白帝洛巴为什么这样做很重要,会让很多人抛弃对金刚乘的错误看法。



2009年3月首发于灵山居士新浪博客,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媒体或个人(包括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空间,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电子邮件: lingshanjushisiwu@gmail.com
灵山居士新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gshanjushi2017
谷歌Blogger:https://lingshanjushi.blogspot.com/
灵山居士微博:http://weibo.com/lingshanjushi
灵山居士官网:http://www.xinwuyang.com/
灵山居士公众账号:lingshanjushigz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灵山居士:惑人之物,于其手中皆可用以渡人解缚(修订版)

古大德有言:“正人修邪法,邪法亦正;邪人修正法,正法亦邪。”世有大机大用者,其于一切圣俗之法,信手拈来皆成佛法;魔王用以惑人之物,于其手中皆可用以渡人解缚。此等圣者善秉魔王之利剑,反刺魔王,擅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此智者之大用也。世间愚迷之人虽秉佛法之剑,自谓修道,然其所修之道,不伤无明,反伤诸佛法,不减贪嗔,反增垢染。智者可用佛法杀我执,亦可用魔法杀我执,愚者佛法魔法皆不得杀我。其所擅者,乃是将杀我之法,修成护我之师。是以,智者可于邪中修正,夺魔王之兵械,为我所用。愚者只能于正中修邪,其兵械武器尽数为魔所缴。 如来教法,度九乘根基,有实说权说,又有胜义世俗之分。其一言一语,皆非凡夫初学可解,若无明眼人在侧匡正,任一教言,皆可惑人。此非教言惑人也,乃吾人之曲解惑人也。然曲解者皆不知其曲解也,皆不知其已入魔王之彀中矣。盖因魔王之智慧远胜其也。 今世之修者,多无师在侧督导,盲修瞎练,又兼自命聪慧,于师佛之言,常作吾我之解,师心自用。借密法之理,行贪嗔之事;令如来教法,成魔王利器;使解缚之言,成杀佛之器。悲夫。 余常谓诸学者言: “ 任一佛言师语,若非师详解,无师把关,吾人擅解,必致偏矣。后必为我所用,必成贪嗔护法,令我执无伤,习气完备,令毕生修行,徒具虚名,纵修百年见解习气依旧如故。汝等众人,日常之交流,一语未说全者,尚且为魔所乘,生诸事端。何况修心改命成佛覆我之法,魔王岂有听之任之不加干涉之理。是以,当慎之又慎之。 ” 余观世间好物,无不为魔所用,无不为魔所渗,佛教儒教耶教概莫能外,此东西方之共同也。魔王于圣贤之教,日夜难寐,常思毁之。然魔王之毁,非烟销灰灭之毁,乃借尸还魂之毁也。如虫蛀木,日日蚕食,为魔所蚕食者,皆徒具形而内空矣。如史上之儒家,又如愚人之修道,皆有其形而无其魂。 晚近“自由”一语自西舶来,人人皆向往之。然凡俗之人心虽向往,实不知何谓真自由,更不知通自由之正途。魔观众生于此未深解,后借隙而入,令自由变放纵,人间变欢场。其假自由之名,为不可为之事,释千年压抑之欲,正贪嗔痴之名,毁众生修道之基。又假自由之名,令邪见无阻拦,人皆可畅言,后劣币驱逐良币,狮离穴而犬狐占。如今日美利坚欧罗巴之雌雄莫辨诸般乱象,皆是自由平等博爱为魔所用之果矣。又如儒家一脉,本为圣贤设教道之浅途,后为盲者所解王者所用,沦为向上叩门之学,令夫子蒙冤。此皆魔之手笔也。 灵山居士写于 20

灵山居士:昨日的世界是否黄金时代

这几天我在阅读奥地利作家斯蒂芬 . 茨威格( Stefan Zweig )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 ),这本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次出版。在这本书里,茨威格富有感情地描述了他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欧洲,那个已经逝去的旧世界 —— 那个只存在于黑白照片里的昨日的世界。他回忆当时的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回忆当时维也纳市民们宽松无忧的生活。他认为那是这个世界少有的黄金时代 ——— 我相信大多数读者读了之后都会有同感。那时候的维也纳,大多数人生活的都很轻松。因为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压力,人与人之间和善宽容,他们生活中很少有大的变动。他们做事情都不慌不忙 —— 因为着急忙慌被认为是有失教养的举动。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甚至认为战争已经远离这个世界。在书中,茨威格还谈到了他的祖父母和父母,他认为他们都是幸福的人,他们的一生之中从未有过大风浪,他们没有像他的子孙那样经历战争,他们都 “ 平静、顺利、清白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 如果你有着二十一世纪的思维,你肯定会同意他的看法。你会认为一战之前的欧洲那七八十年是黄金时代,没有战争,没有饥荒,科技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无忧,大家都对未来充满期待,只有很少的人去欺诈抢劫。但是如果我们用修行者的眼光来看,可能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一战之前整个维也纳都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音乐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贵族伯爵还是普通市民,都把音乐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说实话,我很同情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们几乎被掐断了所有思维实相的机会。比起维也纳的金色音乐盛宴,印度恒河边的火堆或许更能拉近你和相对实相的距离,更能启发你去寻找真理。但是大多数二十一世纪的头脑绝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不会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加先进。他们认为前者才是高等文明。 对我这样的修行人而言,他们 “ 平静、顺利、清白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浪费了一生的时间,他们像昆虫一样活了一辈子。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感觉这些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欧洲人离我很遥远,他们和现在的人非常相似——他们和现在的人一样认为自己已经知道所有的答案,和现在的人一样缺乏探索的心,和现在的人一样沉迷于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从不试图从已知

灵山居士:这不是修行

过去这二十多年,世界一直处于巨大的变迁之中,过去这二十多年,我经常看到各色人等,他们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每天忙着在朋友圈晒孩子晒大餐晒旅游照片,但同时他们又都宣称自己是修行人。他们是我的偶像。我非常佩服他们能一边工作一边度假一边带孩子一边修行,什么都不耽误,这是龙钦巴和惠能都无法做到的。我还经常看到有人跑去臧地转了一圈,拍几张照片,见几个老师,然后回来之后就宣称自己是修行人,然后就开始了他们的漫长的佛教式自我满足之旅。 很多人认为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修行现象,但是我相当怀疑。我知道的修行从来不是这个样子的,我知道的修行人也从来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些真正修行过的人都知道修行是非常艰难危险的事,你投入全副精力都未必能修好,何况是三心二意。如果你认为你可以一边过着快乐的世俗生活一边在精神领域有所成就,那说明你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修行。过去的那些传统的修行人,他们开始修行的时候都很谨慎,他们接受灌顶也都很谨慎,他们成立师徒关系也都很谨慎。过去的那些老师,他们在选择徒弟上很谨慎,他们不会来者不拒,他们会考察弟子的人品,会要求很多东西,如果他们看到现在某些老师有几万弟子可能会咂舌不已。而现在这些人,他们开车旅行到了某个寺庙,一时心血来潮就可以成为佛教徒。他们不需要知道佛教的规矩,不需要评估自己的能力,不需要被考验,也不需要认真思考佛教法义。成为佛教徒对他们而言和成为健身房会员没任何差别。这种泛滥的结缘拉低了修行者的门槛,让很多不懂修行的人都自以为是在修行。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我相信贪欲在这中间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对有些人来说,如果有人想成为弟子,他们是来者不拒的(他们会拿出菩提心当理由)。而那些想成为弟子的人,很多人是想得到一些回去能炫耀的东西。所以他们一拍即合,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双方都很满意。唯一受伤害的是佛教。今天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糟糕的修行人,就是这种泛滥式结缘的后果。 有些人认为结缘也很重要,但是像这种结缘我认为更类似于到处留情而不负责。而且其实你并不缺结缘,你生在中国这样的地方,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观音菩萨。所以,你并不缺少结缘。现在这样的佛教徒泛滥成灾,你到处都能看到那种号称是在修密法却连做人都不懂的人。要知道,成为佛教修行者并不像给自己泡杯手冲咖啡那么简单,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决定,它关系到你之后的生生世世,关系到你下一世是否还能继续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