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之所以没有让你和他成,其实是在保护你,是为了让你能够遇到更好的人。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我经常看到有人会这样安慰那些失恋的人。每次看到这样的话都让我深感忧虑。我并不怀疑这句话是否能有效安慰别人——它当然能。令我忧虑的是它提供给了对方一个虚假而巨大的希望。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个虚假而巨大的希望足以毁掉他的整个人生。而很多人之所以会命运悲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误以为自己不普通。世界只有那些非常有福德非常特殊的人上天才会特别眷顾,才会特别安排。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你相信了这样的说法,只会招致更大的痛苦和挫败。事实是,很多人在未来遇到的可能比现在的还要糟糕一百倍,他可能花光你所有的钱去投资最后赔的一干二净,他还和你最好的闺蜜上床,更有可能是你一直都遇不到合适的人,会一直孤独终老。
这样的话会让你把自己置于非常特别的位置。似乎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专人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只需往前走就能遇到。”这当然不是事实,这只是自欺。通常,只有那些非常特殊的人、非常特殊的修行者、有特殊使命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大多数普通人只是按照自己的既定业力展开自己的人生,并无特殊待遇。如果他们想要强行改命,通常只会遭遇更大的反弹,连原有的待遇都会随之消失。之所以这样的说法会在现代社会流行、被大部分人接受,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虚荣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受到特别眷顾的,让他们心存希望觉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虽然用它来安慰人很有效,但它无疑会让你陷入更大的期待之中,从而导致更大的痛苦。就像是有人赞美苦难,告诉你苦难的尽头是幸福,告诉你你可以利用痛苦增加你的人生阅历和修行,浴火重生。但是普通人并无利用痛苦修行的能力和方法,对他们而言,痛苦就是痛苦,而绝非法道。很多人在经历巨大痛苦之后会痛恨这个世界,他们眼里的光会消失,会变得更加冷漠,心会更硬,会更加无法相信别人,更见不得别人幸福,更会掩饰自己,还会练成一个更加狡猾无孔不入的自我。这是痛苦所赋予他们的。除非你只有两岁,才会认为他们会经由这些痛苦体验到一切众生的感受从而增长悲心同理心。虽然所有的人遭受痛苦挫折都是在消业,但是因为不修行的人24小时都在不间断的造新业,所以他们消不消业其实对他们的人生并没有太多影响。他们消除的那点业障就像是大海里蒸发了一点水一样,很快就又会回归到大海。只有对那些懂得修心技巧掌握了如何不造业的大修行者而言,或者至少是那种已经真正开始修行已经在努力避免造恶业且能把痛苦转为道用的人来说,遭遇痛苦违缘才具备意义。因为违缘让他们经历痛苦,痛苦会让他们认清现实,会消除业障,修行者消除一分业障习气,就离证悟解脱更近一步。普通人因为起心动念都在造业,所以受苦并无太大意义。而且他们无始劫以来一直都在受各种苦,从未间断。他们并未因此证悟或是变得更好。他们既无法将之转化为修行,也对改变命运无甚帮助。
这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多概念都被严重混淆。很多修行人才应该听闻的观念被普通人听到,流传于市井之中。这背后都有着魔王的助力。刚才所说的就是其中一例。修行人在修行中触动了往昔的业力,让业力提前成熟,从而产生各种苦难障碍。还有些修行人因为上师的历练而遭遇各种磨难。如果他们能够挺得过来,能一关一关的通关,证悟心性就在前方不远处。所以,对于真正的修行人而言,遭逢苦难可以成为修行的良机。如果能正确运用修心技巧,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净化业障,从而更接近证悟。但是这种观念并不适用于普通人,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在受苦,因为他一直在造新的罪业,过去的业障也一直在成熟中,他也没能力耗尽过去的业力,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受苦到死也没有丝毫改善。假如一个人相信了这样的说法,相信了苦难的尽头是幸福,但却一直没能等到幸福,他几乎不可能不认为这是在骗人。现在这种观念流传到世俗社会里,并且被加以利用,让很多普通人误认为遭受苦难是在磨练意志,是成功的前行,但这并非事实。普通人并无任何眷顾,他们不是米勒日巴,他们受苦没有任何特殊意义,业力即便是减少一点也会很快就被补上。如果他们相信这种说法,可能一辈子都在受苦也没有任何回报。普通人也不需要磨练意志。而且你磨练了半天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到最后只会憋到憋不住全面爆发。因为缺乏专业的修行指导和教授,他们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只会搞的一地鸡毛。这也是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以为然的原因。他们自认遵循了这种理念却无法等到想要的结果。他们触目所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他们觉得传统文化都是骗人的一点儿也不奇怪。但这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方法和正确的教授引导。他们听到的是他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更无法正确运用的话,他们用这样的话来规划指导自己的人生,结果只能奇惨无比。中国传统文化极为复杂渊博,无论是门庭高远的禅宗还是门槛相对较低的儒家,没有真正的教授引导你都绝对不得其门而入。所以不要轻易尝试。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生活就是修行。”这句话同样也是针对专业修行者而言,而且是极高段位的修行者,这样的修行者在经历了长期的修行之后,已经逐渐达到稳定的境界,有能力在接触色声香味触法中不取不舍,不抓取不解读不贴标签,于相而无相,于念而无念,在日常生活中不造业或少造业,以境炼心。这样他的日常生活才能变成修行,他才能说生活就是修行。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只是在不断加固二种习气的过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抓取解读贴标签,无时无刻不在造新业,无时无刻不在滋长自己的贪嗔痴,他们的生活状态完全是和修道背道而驰。但是不幸的是,这些本该保密的修行理念被世俗社会听了去,还被那些完全不懂修行的人拿来规划调整理解自己的生活,所以各种人间悲喜剧就不可避免地上演了。
灵山居士写于2024 5 30,首发于2024年7月4日。
本文于2024年7月4日首发于灵山居士微博及其他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及各语种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出版社、媒体或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