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灵山居士:你真的有虔敬心吗?

我们都是自欺圣手,我们都活在自我编织的幻觉里,我们都认为自己相当优秀,认为自己具备一个好修行人的一切素质。譬如,当我说到虔敬心的时候,很少看到有人认为自己是缺少虔敬心。大部分人会承认自己缺乏时间缺乏福德缺乏和老师独处的机会但是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缺乏虔敬。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虔敬心是可以装出来的。假如只是从表面行为来看,他们好像确实有,他们能做一整套虔敬的戏。但是有时候我并不确定他们那是虔敬心还是势利心。在观察了很多人很多年之后,我更愿意相信存在于大部分人身上的是后者。

真正的虔敬心基于对空性的了解和对s师即佛的认知,你愈了解空性,愈了解s师,虔敬心也就会愈多。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既不了解空性也不了解s师。他们的虔敬完全筑基于世俗的东西。

假如我们可以时空穿梭,我想把那些宣称自己有虔敬心的人送到那洛巴那里,送到密勒日巴那里,送到还没出山躲在猎人队里的六祖惠能那里,我想看看会发生些什么。根据他们平时的种种表现,我不认为他们有能力认出这几位是伟大的圣者,在未来会有极为广大的事业。我不认为他们会拜服于这几位大师脚下,他们更可能做的是对这几位大师冷嘲热讽加破害。为什么不呢?那洛巴看上去和你小区捡汽水瓶子的人没有任何区别,而密勒日巴则像个流浪汉,六祖身边一个弟子也没有,那些看重头衔和官方认可的人怎么可能对他们有信心?我赌他一定会跑到有一大堆追随者的神秀禅师那里。

大多数人的所谓虔敬心和那些在公共场合见到大人物因群情耸动而起的从众行为并无差别。当你看到很多人突然开始激动尖叫的时候你也会莫名激动起来,你也会随之做出一些类似的行为。他们之所以那么做只是因为看见别人那么做,所以他们也那么做。他们看似虔敬的行为并不基于任何对对方修证智慧的了解。只是因为周围一大堆人表现的很有信心,这让置身于人群里的他觉得这应该是个厉害的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机制,你也会不由自主做出很有信心的样子。很多人的虔敬心就是这么来的,他们就是这样稀里糊涂成为某人的弟子的。这样做其实相当危险。因为这既是自欺也是欺人。这样的人假如有一天朝自己的老师丢鸡蛋我也不会奇怪,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拜服于智慧,他们拜师是因为强烈的从众心理,所以当大众开始发疯的时候,他们大概率也会跟上。

虔诚心应该来自你对于老师修证德行的了解和智慧威仪的叹服。虔敬不应该因为一位老师拥有十几万弟子而产生,也不应该因为某人认可他而产生,更不应该因为他有巨大的寺庙和头衔而产生。但是大部分人的所谓虔敬就是这么来的。假如他们的老师没有大寺庙没有弟子没有头衔没有人背书,他们就会失去他们的虔敬。所以他们的虔敬只是伪装的很好的势利罢了。

以前我会困惑于有些人对刚见了一面完全不了解的老师的虔敬心从何而来。现在我已经明白了,那更接近于一种社交手腕。虽然我不否认世上确实有那种一见面就很有信心的人。我也相信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圣者,他的证悟溢于言表,人们仅仅是看到他就会生起信心。但是我更多的看到很多人的所谓信心只是一种社交手腕。

二十多年前,我在一个相识的老师家里喝茶,中午的时候,来了几个弟子,其中有一位北方口音中年女性,从见到老师开始就流泪不止,她一直在述说着自己和这位老师多么有缘,自己多么有信心。她几乎用完了一个纸抽的纸。我差一点就被感动了———如果不是第二天在另外一个老师那里又见到她,又欣赏她了一遍她同样的表演,我可能真的会被她感动。第二天我看到她的时候,她正沉浸于自己的情绪中,讲述着自己的信心和遭遇,开始的时候她并没有看到我,后面等她看清楚我是昨天那个人的时候,一切就嘎然而止。我无法形容她当时脸上的表情,那是惊愕慌乱夹杂着尴尬同时大脑又在迅速运行着想解决办法的综合表情。虽然我并不打算揭穿她。但是显然她认为这个风险是存在的。所以后面她就草草收场了。之后我再没见到过她。这种事情我经历的越多,对这种痛哭流涕式的信心就越无感。现在我知道那只是他们的一种社交手腕,他们对谁都那样,这边有很多人都擅长这种,对此我只能耸耸肩。

假如你经常表演虔敬,那其实对你相当有害,因为时间长了,你会把自己骗信,你会认为这就是虔敬心信心,但这只是势利从众加社交手腕而已,和虔敬心毫不相关。

灵山居士写于20235月,成稿于202368日。




本文于2023年6月9日首发于灵山居士新浪微博,谷歌Blogger及其他自媒体。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灵山居士:惑人之物,于其手中皆可用以渡人解缚(修订版)

古大德有言:“正人修邪法,邪法亦正;邪人修正法,正法亦邪。”世有大机大用者,其于一切圣俗之法,信手拈来皆成佛法;魔王用以惑人之物,于其手中皆可用以渡人解缚。此等圣者善秉魔王之利剑,反刺魔王,擅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此智者之大用也。世间愚迷之人虽秉佛法之剑,自谓修道,然其所修之道,不伤无明,反伤诸佛法,不减贪嗔,反增垢染。智者可用佛法杀我执,亦可用魔法杀我执,愚者佛法魔法皆不得杀我。其所擅者,乃是将杀我之法,修成护我之师。是以,智者可于邪中修正,夺魔王之兵械,为我所用。愚者只能于正中修邪,其兵械武器尽数为魔所缴。 如来教法,度九乘根基,有实说权说,又有胜义世俗之分。其一言一语,皆非凡夫初学可解,若无明眼人在侧匡正,任一教言,皆可惑人。此非教言惑人也,乃吾人之曲解惑人也。然曲解者皆不知其曲解也,皆不知其已入魔王之彀中矣。盖因魔王之智慧远胜其也。 今世之修者,多无师在侧督导,盲修瞎练,又兼自命聪慧,于师佛之言,常作吾我之解,师心自用。借密法之理,行贪嗔之事;令如来教法,成魔王利器;使解缚之言,成杀佛之器。悲夫。 余常谓诸学者言: “ 任一佛言师语,若非师详解,无师把关,吾人擅解,必致偏矣。后必为我所用,必成贪嗔护法,令我执无伤,习气完备,令毕生修行,徒具虚名,纵修百年见解习气依旧如故。汝等众人,日常之交流,一语未说全者,尚且为魔所乘,生诸事端。何况修心改命成佛覆我之法,魔王岂有听之任之不加干涉之理。是以,当慎之又慎之。 ” 余观世间好物,无不为魔所用,无不为魔所渗,佛教儒教耶教概莫能外,此东西方之共同也。魔王于圣贤之教,日夜难寐,常思毁之。然魔王之毁,非烟销灰灭之毁,乃借尸还魂之毁也。如虫蛀木,日日蚕食,为魔所蚕食者,皆徒具形而内空矣。如史上之儒家,又如愚人之修道,皆有其形而无其魂。 晚近“自由”一语自西舶来,人人皆向往之。然凡俗之人心虽向往,实不知何谓真自由,更不知通自由之正途。魔观众生于此未深解,后借隙而入,令自由变放纵,人间变欢场。其假自由之名,为不可为之事,释千年压抑之欲,正贪嗔痴之名,毁众生修道之基。又假自由之名,令邪见无阻拦,人皆可畅言,后劣币驱逐良币,狮离穴而犬狐占。如今日美利坚欧罗巴之雌雄莫辨诸般乱象,皆是自由平等博爱为魔所用之果矣。又如儒家一脉,本为圣贤设教道之浅途,后为盲者所解王者所用,沦为向上叩门之学,令夫子蒙冤。此皆魔之手笔也。 灵山居士写于 20

灵山居士:昨日的世界是否黄金时代

这几天我在阅读奥地利作家斯蒂芬 . 茨威格( Stefan Zweig )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 ),这本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次出版。在这本书里,茨威格富有感情地描述了他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欧洲,那个已经逝去的旧世界 —— 那个只存在于黑白照片里的昨日的世界。他回忆当时的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回忆当时维也纳市民们宽松无忧的生活。他认为那是这个世界少有的黄金时代 ——— 我相信大多数读者读了之后都会有同感。那时候的维也纳,大多数人生活的都很轻松。因为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压力,人与人之间和善宽容,他们生活中很少有大的变动。他们做事情都不慌不忙 —— 因为着急忙慌被认为是有失教养的举动。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甚至认为战争已经远离这个世界。在书中,茨威格还谈到了他的祖父母和父母,他认为他们都是幸福的人,他们的一生之中从未有过大风浪,他们没有像他的子孙那样经历战争,他们都 “ 平静、顺利、清白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 如果你有着二十一世纪的思维,你肯定会同意他的看法。你会认为一战之前的欧洲那七八十年是黄金时代,没有战争,没有饥荒,科技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无忧,大家都对未来充满期待,只有很少的人去欺诈抢劫。但是如果我们用修行者的眼光来看,可能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一战之前整个维也纳都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音乐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贵族伯爵还是普通市民,都把音乐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说实话,我很同情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们几乎被掐断了所有思维实相的机会。比起维也纳的金色音乐盛宴,印度恒河边的火堆或许更能拉近你和相对实相的距离,更能启发你去寻找真理。但是大多数二十一世纪的头脑绝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不会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加先进。他们认为前者才是高等文明。 对我这样的修行人而言,他们 “ 平静、顺利、清白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浪费了一生的时间,他们像昆虫一样活了一辈子。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感觉这些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欧洲人离我很遥远,他们和现在的人非常相似——他们和现在的人一样认为自己已经知道所有的答案,和现在的人一样缺乏探索的心,和现在的人一样沉迷于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从不试图从已知

灵山居士:关于边地的一个故事

在我们所生活的星球上,有着几百上千种文化,这些文化有高有低,有好也有坏。关于文化差异,这几年我读到的最离谱的一个故事是:有一个人移居太平洋岛国波利尼西亚,有一天她乘公交车去城里买东西,上车后发现没有空座位,有个当地女生起身给她让坐,她坐下后女生看了看周围,然后很自然地坐到了一个男人腿上。起初她以为那人是她男朋友,后来上车的女性开始陆续增多,每个人都选了一个合适的男性的腿坐下了,坐的和被坐的双方都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这时候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当地的文化。但是作者对此并不持谴责态度,相反的,她还很欣赏这种文化,她觉作为东亚人自己身上有太多的文化包袱,远没有这些土人洒脱。对此我并不意外。我只是好奇如果有一天她看到自己老公在公交车上毫无障碍地抱着一个陌生女人她的心情会不会受影响。 最近这几十年,全世界的人类一直被各种媒体自媒体轰炸,所以他们被孕育出这种头脑这种思维方式一点也不奇怪。现代人为了展示自己的包容通常会对各种垃圾文化都予以尊重。(佛教里这样的圣母也很多,他们会说要平等,不要分别。他们虽然是凡夫的身子但却长了一张圣者的嘴。切记,作为修道者,当你还是凡夫的时候就要说凡夫的话,从凡夫的角度出发,从因果不虚的角度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不要扯什么一切都是无分别。除非你能毫不皱眉地切掉自己的大腿喂老虎,除非你能做到这些,否则不要说圣者境界的话。)但我从来不是这样的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看不上白左。所以,我并不打算尊重这种习俗和文化,并不打算展示博大的胸怀。很多人对这种文化持宽容态度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它对你生活修行的影响,假如他们能看到,能看到它会带给你什么,他们的包容会瞬间烟消云散。 现在是 21 世纪,你从北京飞到纽约只需要十几个小时。所以,现在不是唐敖多九公的镜花缘时代。在那个时代,这些遥远海岛的土人怎么过自己的生活与你无关。因为他们不会出现在你家附近的超市里,他们的孩子不会和你的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不会和你的孩子举行婚礼。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每天都有几十万人越境进入美国。这些人来自南美,来自非洲,来自中东,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广州这十几年增加了五十多万非洲移民。这些人来到新的国家,他们带来了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带来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看法。当这样的人足够多的时候,他们的文化就会影响你,或者替代你。 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