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灵山居士:你爱上的只是你的幻觉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她情窦初开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她认为很优秀的男孩,虽然她和他并无过多的接触。
她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这个男孩出现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他无意间投过来的一个眼神就可以让她心跳不已,她认为他是在看自己,其实也许他只是在看她身后的那棵树。当她不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就开始想像他的一切。她认为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既完美又伟大。她每天和想像出来的人谈恋爱。
不过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那位男士的表现让她了解到她所喜欢的这个人并非是她所认为的那样(或者说,她所想像的那样)。他既不完美,也不伟大,甚至有点猥琐。她赋予他的一切美好都只来源于自己的幻想。她发现自己爱上的只是想像出来的一个人,这个人与她每天看见的那个人毫无关系。
当她发现了这一点,她对他的爱恋就彻底消失了。她不再受到幻觉困扰。这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类似,当我们注视这个世界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就是那个爱上自己幻觉的女孩。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并无太大关系,可以说,你看到的只是你的心投射出来的世界。虽然世界有显现,但是显然它的显现和你所认为的方式非常不同(就象你爱上的男孩和真实的男孩完全不同一样)。
我们可以由此探讨如何解脱,我们之所以有痛苦,只是因为我们执取一个不存在的自我。这实在是一个误会。自我只是女孩幻想下的产物,与真实了无干涉。但你却为此疯狂。我们不止是执取一个不存在的自我,我们还认为世界万物都有一个我。这更加深了我们对世界的误会。
例如,我们看见一把锁,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把锁。但是对那把锁来说,他本身并无锁的标签。锁的概念只是你自己贴上去的(当然你并非始作俑者)。然后你就认为这非常正确,那就是一把锁。当其他人告诉你,那是一块蛋糕,你就会生气。你需要知道的是,锁的概念和锁本身并无任何关系,因为锁的概念是你的心赋予的,并非它们本身就具有的。当然,这并不妨碍你使用它。
你可以审视你的周围,当你看着你身边的家具,你的床,你的电脑,你的手机的时候,你所使用的是否是毫无染污的眼光,也就是说,没有受到任何概念污染的眼光。如果你看到他们的时候,不假思索的就认为那是:手机,那么可以说你是通过染污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物。在显现上,它当然具有手机的功能,可以通话,发短信,或用于偷拍别人。但是在究竟上,并无任何事物可以被认为是手机。因为手机是一个和合现象,它牵涉到无数的环节,你无法把任何一个环节省略,假如缺乏任何一个环节,它就不具备手机的功能,(例如,没有信号,或没有电池)而这些环节又牵涉到非常庞大的因果链,所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佛教里被认为是无明的表现。无明让我们只从一个习惯性的角度看事物,甚至有时候你只是从钥匙孔里看世界。所以你无法看到完整的世界,误判由此产生。
了解这一点并非不重要。当一个女孩了解到她所爱上的只是自己想像出来的人的时候,她就会就此摆脱幻想,因为她不会打算和想像出来的人举行婚礼。当你真正了解到一切事物都不是和你过去所认为的那样的时候,你就会解脱。
当然了解到这一点并不代表你应该从此以后不再使用手机,佛教并不试图证明手机不存在。你依然可以用他通话,但是你已经不再受幻觉困扰,一切事物的实相都和我们所认为的有所出入。不止是手机,电脑,也包括文字,思想,破袜子,脚指甲,墙上挂的画,以及你冰箱里的酸奶。如果你试着以不受任何影响的纯净目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接近实相。不过通常这并不容易做到。
我知道有个人,当他知道他所看到的只是幻觉的时候,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他看到萝卜的时候,他会想:这并不是萝卜。
这同样糟糕。因为你同样在执取,只是换了一个目标而已。事物虽然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但也同样不是我们所不认为的那样。认为有是错,认为无同样是错,当然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也不被认为是正确的。当你远离这四个极端,你就获得了解脱。


 2007 9 7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灵山居士:“自我”海洛因、禅修丽春院和精神老鸨(修订)

  2024 年初,有位朋友跟我说,因为整个世界的转变,现在有很多人开始把眼光转向了玄学领域,然后我慢慢就看到了所谓的玄学创业,看到了禅修创业,就我而言,这些人的出现并不特别令人担忧。从释迦牟尼佛时代以来,这些东西就一直都存在,利用佛法挣钱并非什么新鲜事,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没这么明目张胆。现在新出现的这些不过是些最粗陋最初级的“自我”海洛因、禅修丽春院和精神老鸨。而且他们只是为了赚钱。这让他们看上去没有那么虚伪,也更容易识别。比起这些一点也不专业的外行搞的东西,更让我担忧其实是修行界内部的人。这些人有真正的传承和老师,有真实的法脉,但是他们却在搞同样的东西。比起那些外行的禅修,他们所提供的东西要精致的多,迷惑性大得多。这样的人为数并不少,虽然他们有老师有传承、虽然他们每天都在念诵功课,但是他们却从未真正修行过。虽然他们从未真正修行过,但是他们却以修行者的身份示人。因为他们有正统的老师和传承,有专业的法器和服饰,又好像很努力地在修行。所以,相对于前者,他们更容易欺瞒大众,让大众认为他们是真正的修行者,认为从他们那里能得到真正的佛法而非精神海洛因。因为大多数人根本就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修行。所以他们自然也就无法辨别谁是真正的修行者。这让这些伪修行者得以对自己和他人维持自己是修行者的假象。虽然他们嘴上说的和网上发的全都是正统教言,但是因为他们从不观察内心,也从未审视过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不知道自己身上每天发生的事,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观念从未被动摇。因为从不观察内心,这让魔王得以乘虚而入,在他和他的受众头脑里大肆改造佛法。他们选择性地接受教法,把那些锋利的教法磨平去势。所以,他们所提供的教法,他们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的东西,那些神圣的教言,被肢解和扭曲,慢慢就变成了精神海洛因,变成了禅修丽春院,而他们自己则变成了精神上的老鸨。他们的受众,则是那些想在精神世界里爽一把的人。这些人,他们不真的想修行解脱,他们只想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想在精神世界里寻欢作乐。在这场世纪寻欢中,金刚乘无疑成了他们的最佳容身所在,金刚乘不反对贪嗔痴,不敌视欲望(这是他们的理解),所以备受他们的欢迎。这两种人组成了现在相当一部分的修行者。他们是真正的梦幻组合。每天都梦想着不修解脱,梦想着不除贪嗔痴成佛,梦想着不负如来不负卿,梦想着世俗佛法两不误。 作为尚未摆脱无明束缚的人,我们大多数人都还...

灵山居士:你的想法你的观念真的是你的想法你的观念吗?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想法你的观念是从何而来?或者说,你的想法你的观念真的是你的想法你的观念吗?它们真的属于你吗?还是你被影响的结果?假如它不是你的想法,只是你被影响被灌输的结果那你还有必要去死命维护它吗? 作为人类,我们天然就会维护那些和自己相关的事物。如果有人在网上批评你上过的大学,你马上就会觉得自己也受到了伤害,你会站出来为它辩护。你会有这种防卫性的反应,是因为你觉得它是你的一部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你的猫、你喜欢的电影、你的股票、你正在用的口红牌子上面,因为这些东西和你相关,你不允许别人说它不好,假如有人说它不好,你会觉得自己也连带受到了伤害,你会本能地去维护它。潜意识里,你认为它们是你的一部分。当它们受到攻击,也就等同于你受到了攻击。 所以,当你怀揣着这样的认知来到佛教,开始修行,特别是当你开始修持以师为道,如果你的老师开始慢慢发力,开始搓磨你的“自我”,这个时候你就会经常感觉自己受到伤害。你会觉得老师经常攻击你,他会攻击你的价值观、攻击你的习惯、攻击你喜欢的东西。(这里所谓的“攻击”并不一定是指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时候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那坐着,你也会感觉自己被攻击。大修行者有这样的能力。他们只是坐在那里,就能让你的“自我”感觉到威胁。)这让你精神高度紧张。而你之所以会觉得自己受到攻击,是因为你把你的价值观你的想法你的习惯所有这些和自己相关的东西全都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但这是相当奇怪的观念,因为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你自己打造出来的。你有没有认真想过,你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价值观?为什么会喜欢夜跑喜欢徒步喜欢轻断食?为什么会认为 RIMOWA 旅行箱是身份的象征?为什么觉得一定要去看《出走的决心》?这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你发明的吗?还是那些不可抗影响力的结果?如果它们不是你发明的,那它们又怎么会是你的一部分。所以,你不妨问一下自己,你的价值观里有哪些是你自己发明的?你对世界的认知里又有哪些是你自己独创的?我们每天都在主动被动吸收各种信息,这些信息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观念生活方式没有哪一个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但我们却视它们如己出,不容许任何人亵渎。有人或许会说,我们视它们如己出是因为它们是对的是好的,所以我们才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价值观来守护。但是我不认为说这话的人有能力判断哪些价值观是正确的是对自他有益的。这么多年我几乎没见过能判断这些的人。你认为对...

灵山居士:假如你不是自己的主人的话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但是我们通常并不能完全证明这一点。 也许你可以指挥你的身体,比如你可以让自己的手拿起一杯茶,然后让自己的嘴巴张开,喝下它。你也可以让自己撒尿的时候不至于尿到裤子上。这些举动似乎可以证明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拥有完全的主权。 但同样有很多事实证明你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比如很多时候你并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你无法穿想穿的衣服,无法按自己的方式去刷牙,无法说服自己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你甚至无法命令自己准时起床。当你受到侮辱的时候,尽管你一再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生气会犯了嗔戒的,你还是会生气。更加极端的时候你甚至无法阻止自己的错误心念,你会拿起武器,然后走进校园,朝每个会动的生命开枪。 这些事实都在有力的反对你对自己的看法,他们证明了你并非完全是自己以及世界的主人。你受你的思想,习惯的奴役。他们操纵着你,制约着你,让你无法自由。 当你无法做自己主人的时候,麻烦也就会伴随你一生。事实上,佛教的修行就是要你成为自己以及世界的主人,佛教并不认为你目前已经是事实上的掌权者。因为你很容易被激怒。 当你是你的想法的主人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抛弃他,你不会为他而痛苦。但是在此之前,假如你遇到相反的想法,你的想法就会鼓动你生气。而你也非常听话,抛弃自己的想法是个痛苦的过程,这说明你被奴役的程度有多深。 我们仔细检视自己的痛苦,几乎无一例外是由于出现了和我们期待相反的东西,而我们所期待的东西多数时候就是我们熟悉或者习惯的东西还有就是我们认为应该出现的东西。当然也有些时候,你期待出现正好相反的东西,比如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新鲜事物,但是假如出现的事物和以前的一样单调乏味,你也会失望和痛苦,这些都是没有成为自己主人的坏结果,你会痛苦,会失望,会喊妈妈。 要成为自己和世界的主人,你就必需知道,你所执有的一切,你所习惯的一切,并非你所认为的那样必不可少或者不可改变。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对改变自己不具信心,那只是因为他习惯了作自己,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习惯了自己的习惯,不想改变自己,(至少他们不希望马上改变自己,就象是在冬天的早晨,虽然知道早晚要起来,他还是希望多在被窝里呆一会)不过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习惯,你就会永远受他奴役,这样你就会继续轮回下去。不过 “ 继续轮回 ” 通常不是一个具有威摄力的理由,很多人并不在乎继续轮回。他们甚至有点期待。所以有时候你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