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为道一途,非金刚乘所专属也,亦非佛法之独有,上古即有之。黄石公之考张良,张道陵之七试赵升,菩提达摩雪地炼慧可,皆可谓以师为道,古来圣贤传道皆有用之,大乘小乘诸圣亦常用之。然密法之特别者,在于集其大成也。有以师为道途者,师徒长相处,师解徒之软肋痛点,徒亦服膺师之智慧调教。有此前提,为师者可融教法于日常之中,担柴饮茶、柔声厉语,一饮一啄,皆损徒之我执,减其习气。待到瓜将熟时,师徒同时发力,啐啄同时,身心脱落,心与师佛同矣。又佛心师心自心三者本无二,言其二者,为止小儿啼也。令师心自心相隔者,非他,无始劫之习气是也,凡夫之疑虑是也。愚者之所以为愚者,在其常疑善疑亦多疑。凡夫之人,多爱自胜他,常疑他人损自肥己,与此等人不可言此妙法。古来以师为道成就者皆心纯然若黄金,视师过佛,师所为者皆信解视为善,如是之人,则证悟诸事自然成。小根小智之人,观人人皆利己,于圣贤亦常生疑虑。有疑虑者,信则无从生起;有疑虑者,观师所行皆不圆满;有疑虑者,皆虑师有私心矣。凡有疑者,皆无从生信,信不生则师心自心自隔矣,证悟之事归于渺然。
余见他处学人,言及此事有欣慕之态,盖因其虽有师,然无真师之教,虽有似无。然其人后得遇真师之摄受,临事时,皆不识也。如叶公之好龙。其常言吾欲以师为道,然师所嘱之事皆不办也,唯其不识何谓以师为道。其所臆想者,师徒之互动,方为以师为道;师徒同处一屋檐下,方可以师为道。师所交办之日常事,非道也,乃俗事也。日常道友相处之事,亦非道也,俗事也。然师之事焉有俗事。大机大用之师,于大俗中见大智,于凡庸中显真知,岂不闻:“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万事万物,无一不说法,无一不示现,只汝不识也。汝若具眼,万事皆佛法也。大圣之师,可于凡庸琐碎之事言证悟之途,其所交办之事,焉能有俗务?汝所谓之俗务者,皆汝不欲为者,皆攻汝之要穴也。然不识此者,谓之俗务,此非务俗,乃汝自俗也。上根聪慧之人,于此俗务之中可观己之好恶,可验己之修行;借此俗务,可磨自性,可灭狂心,可令七窍生烟,可令心如槁灰。古德有言:心死则法身活。小智之人遇师调教,对面不识,以俗务待之,以如是之见,欲得以师为道,待到庭前柏树子成佛之日亦不可期也。
灵山居士写于2023年9月30日,首发于2023年10月10日。
本文于2023年10月10日首发于灵山居士微博及其他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及各语种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出版社、媒体或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