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蒋扬钦则任波且说:“欲望不是问题,虚伪才是。”他这句话的本意是让你能直面自己,不假装自己没有贪欲,让你正视自己的贪欲,进而解决这些贪欲。这句话一直在网上被很多人转发,经过这些年的发酵,我看到有些人已经把“欲望不是问题”偷偷改换成了“欲望不是坏的”。“它是正当的。所以无需为它羞愧。”然而对你而言,它就是坏的。在显宗教法里,佛陀从未赞赏过欲望,有时候他会用饮海水解渴来比喻欲望,“饮之不尽,反增其渴。”在另一些时候,他则用舔舐抹了蜂蜜的刀尖来比喻追随欲望的后果。基本上,你无法通过满足欲望来满足欲望,因为欲望永远无法被填满。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会带给你和他人无穷无尽的灾难。我们现在的很多痛苦起因就是因为有些人欲望太强所导致的。你的欲望会伤害到很多很多人,为了实现你的欲望必须有很多人忍受痛苦,很多人流离失所,很多人饥渴难耐。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某些人强大的自我。所以你怎么能说它不是坏的。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和争端都源于失控的“自我”和欲望。从佛法来说,任何源自“自我”的东西都会伤害到他人最终也都会反噬到你自己身上。欲望在最初只是一个念头,但是如果缺乏阻力,它就会慢慢演变成行动,演变成各种骗局、各种罪恶,演变成各种悲剧。我们的贪欲源于我们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源于我们强烈的“自我”证明需求,因为不安全感,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东西来证明自己,贪欲由此而生,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来自他人的阻力,因为他人也需要足量的色声香味触法来满足自我,我们必须去和他人争夺,由此而发展成暴力、发展成邪见,发展出机巧阴谋,最终它会割伤所有的人。而能阻止贪欲的只有根植于内心的正见。如果你知道任由它发展的坏处,你就不会任由它发展,你会限制它的行动,让它止于念头,不至于发展成伤害别人的行动。这是显宗对付贪欲的方法。大圆满对付贪欲则有另外一套方法,是让它自生自起自解脱。
事实上,只有那些修行到极高境界了解它的空性本质的人才有资格说它即非好也非坏(所以,请停止跟我说“大贪即大乐”之类的话,这样的话听起来很爽,很能满足你的自我。虽然它确实来自赞颂文殊菩萨的一部经,但它不属于普通人和大多数佛教修行者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这样的话到了他们那里,只会被他们的“自我”挟持用来狙击佛法。),对普通人而言,它就是坏的,就是很多人灾难的起点和苦难的根源。就是你应该避之如蛇的。不学会控制欲望那你就必须学会承受它所带给你的深重灾难。这些才是普通人和大多数佛教修行者应该听到的话。当然你也有权利选择不听。在最近的二十年里,金刚乘的很多高深理论被放到网上大肆宣扬,这让很多佛教修行者和很多不修行的人被迫吞食了很多他们完全不能消化的东西,这些东西造成他们对自己、对佛法完全错误的认知。在三十年前你很少能听见有人认为贪欲是好的东西。那时候的修行者都知道对自己而言,贪欲是三毒之一,而不是大乐。
不只是贪欲,这些年很多不好的东西都被正当化了,有人打着尊重权利的口号把魔鬼全都释放了出来。如果一个人不掩饰自己的欲望,说话的时候也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不但不会被谴责,还可能被奉为真性情的象征。我记得在不久之前、在八九十年代,我们还把这样的人叫贪得无厌、叫没教养。“欲望不是问题”和“欲望不是坏的”,看起来好像只差了一点点,但意思完全不同,魔王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就让这些本应杀死贪欲的佛法变成了贪欲的守护者。
灵山居士写于2025年9月8日,首发于2025年9月9日。
本文于2025年9月9日首发于灵山居士微博及其他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及各语种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出版社、媒体或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