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你想要得到一个大圆满灌顶有时候并不比得到Taylor演唱会门票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经常飞来飞去,去忙着接受各种所谓的教法灌顶。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教法各种讲解,让人眼花缭乱。有些人认为这标示着教法的兴盛,但是另一些人则忧心忡忡地认为这预示着教法的衰落。
不管你听过多少教法也不管你接受过多少灌顶,假如你没有能力把它吃下去,把它消化掉,让它变成你的一部分,那它就跟你无关。你可能听过二十次《大圆满前行》,三十次《入菩萨行论》,接受过几百个本尊的灌顶,但你仍然没有这些教法的真正传承,因为教法并未被你吸收,也没被你理解,你的心也几乎没被教法影响。你没有正确使用教法获得证悟的能力,你也没有证得与尚师本尊一样的觉证。相反的,在你那里,它们被改造成你习气的捍卫者,被改造成为“自我”辩护的律师,它们的日常工作是为你所有将自私粉饰成无私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这几乎是一个修行者长期缺乏真正教导摄受的必然结果。
任何一个修行者,假如没有被真正摄受,没有真正的老师长期引导把关,没有强大的自省能力,不真正相信因果,也没建立起真正修行者应有的三观,那么任何修心的理论到了他那里最后都会不可避免变成自欺的利器。
《修心八颂》里面讲:“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卑劣,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我见过很多人在学习这样的教言,但我不认为他们相信这样的教言。像这样的教言只适合那些很单纯善良的人。假如你不是这样的人,你不相信童话里所讲的,不相信童话里那个吃亏的孩子最后得到最多,你也根本不可能相信按这个教言去做是在真正的利益自己。你会认为相信这些的是傻子。但你绝不会承认自己是这么想的——长期自欺早已令你丧失了发掘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我见过那种虚伪到认为自己很真诚的人,他活在自己很真诚的人设里。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虚伪,不知道自己的自私。像这样的人,他们在老师教授这些的时候,绝不会提出反对,不会说:“请让我缓一缓,因为这和我一直以来的利己观念严重冲突。”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一直奉行的是完全相反的东西。这些完全相反的东西在他那里以不自私的面目出现。所以他自己完全无法觉察自己的自私。他觉得自己很无私。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他们真的以为“视己较诸众卑劣”这样的教法和自己的观念不冲突,以为自己相信这种理论,以为自己是在照这个做,但其实他们根本不信。
对你的“自我”来说,学习这些佛法理论接受这些灌顶其实让它们掌握学了更多的技巧,让它们拥有更强大的自欺能力。这样淬炼出来的“自我”,无论他表现的多么无私,无论他做的多么巧妙,他的内心其实从未相信过这些。他相信的还是原来那一套。他们真正相信的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但是在佛法理论的掩护之下,你的自私会被掩藏得很好,你的真实观念也会被掩藏的很好。那些缺乏真实教导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发现这些,他们只会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自己希望听的话,他们和老师一直维持在相看两不厌的状态,因为大多数人和老师之间还没有相处到足够多的时间来让他们互相讨厌。他们飞去香港,飞去新加坡,去接受教法,然后再飞回来。这让他们以为他们有老师,甚至以为自己被摄受了。这实在是个误解。
现今有很多老师在全世界飞来飞去教导这些,他们教导《修心八颂》,教导《入菩萨行论》,教导各种修法观想。有很多学生在假装学习这些,但其实他们根本不信。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自己根本不信的东西,这真是奇妙的一幕。就我而言,我不认为这种师徒之间蜻蜓点水式的接触能产生真正的教导,更加不可能避免学生把这些教法全部转为自我用。真实的教授需要长期的相处,而不是像演唱会见粉丝那样。真实的教导需要你的老师了解你、知道你,需要他知道你的每一个习惯,知道你遇到事情会做出何种反应,知道你最不能戳的地方在哪儿,知道你早餐喜欢吃什么。那些自认为有老师的人,我非常怀疑你的老师见到你的时候能正确叫出你的名字,更别提知道你的软肋和手表品牌了。但是我也理解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真实的教授,大多数人没有时间,没有毅力,对证悟缺乏兴趣,也没准备好开始真正的修行,所以,他们只能是这种结缘式的教授。
但是对于修行者而言,在接受这些教导之前你仍需搞清楚自己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真正相信的是什么。像刚才所说的那种教言只有那种心地像水晶一样纯洁的人才会相信,那些人精才不会相信这些。他们有自己早已成形坚如磐石的利己套路。在他们的三观没有发生颠覆性改变之前,任何这类教法到他们那里都会像水滴入火堆般瞬间蒸发。你是属于哪种?人精还是心地纯洁者?
对于老师而言,如果你没搞清楚对方是什么人,真实观念是什么,就去讲这些,最终可能只会收获一大堆伪君子。但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有很多人教导这些,因为教导这些很容易,改变三观摄受弟子却很难,那需要耗时耗力,需要和对方的“自我”真正短兵交接。但前者只是传法灌顶,后者才是真正的摄受。
灵山居士写于2023年7月30日,首发于2023年8月3日。
本文于2023年8月3日首发于灵山居士微博及其他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及各语种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出版社、媒体或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空间,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