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25的博文

灵山居士:突破文化习气束缚和未开化之间有时侯只有一线之隔

在 8 世纪到 12 世纪间,古印度生活着一些大成就者,这些人完全不同于世俗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听闻到他们的各种不凡事迹。他们之中有乞丐、有国王、有琴师、还有猎人。他们有些人以鱼内脏为食,有人成天喝的烂醉如泥但是却能把太阳定住,还有人在空中飞舞和女瑜伽士交欢。在那个时代,他们经常有些不为人所解的行为,而他们的所有的惊世之举都是基于伟大的证悟。 自从宗萨钦则仁波切说出“智慧比道德重要”,这些年就涌现出很多不拘于道德的 “ 大成就者 ” ,他们看上去是抛弃了道德,因为宗萨人波且说那是 “ 不重要的 ” 。必须承认,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他们的欲望之门,让他们可以心无挂碍地开始彻底放浪形骸,且丝毫不以不道德为耻。我是一个凡夫,所以我无法分辨他们这种看上去如同古印度大成就者般的行为是真正的圣行还是凡夫以圣言为遮掩做出的放飞“自我”之行。但通常我不会把它视为成就者的惊世之举,我会把他归类为后者。所以当我看到在美国大学课堂上旁若无人洗澡的黑朋友时我也会习惯性地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没有开化不知道这么做有违公序良俗不知道正常的人类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洗澡。我会这么认为。虽然他可能并没有听过智慧比道德更重要之类的话,但他们和前者基本上是一类人。 数月之前,我在社交媒体看到,在美国加州的一所大学,老师正在讲课,前面有十几个人在听,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有位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在往身上抹浴液,他身上头上全是白色的泡沫,他正在快乐地洗澡。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纽约的地铁上,操作者是一位头扎冲天辫的非洲老哥。他在座位上若无其事地拿出洗澡的工具,然后开始脱衣服,在脱得只剩裤衩之后,他开始往自己脖子上肚子上打肥皂,周围的乘客看到这一幕,纷纷开始收拾东西避走。所以,像这样的人他们证悟了吗?也许吧。也许他们是佛的化身,也许他们是傻瓜。谁知道呢。你可以说他们的行为看上去和 8 世纪那些印度大成就者的行为很像。但相似并不代表相同,那些古印度成就者,他们是基于对空性和世俗价值无价值的深刻认知而行。如同吃鱼内脏的卢伊巴,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他是在被空行母喝斥之后,为了突破对食物好坏的分别才去吃的鱼内脏。而那些在课堂上洗澡的人更大的可能是他不知道在课堂上不能洗澡。或者虽然他知道但是他并不打算遵守这样的规矩。他们生长在一个交配洗澡都无需避开他人的文化里。他们这么做并非是在突破自己的习气,对他们而言,穿着整齐遵循文...

灵山居士:不自由的感觉与突破之道(修订)

在所有糟糕的事物中,我们人类最不喜欢的大概就是不自由的感觉。作为人类,我们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自主,我们不喜欢被管束,不喜欢被说教,不喜欢让别人来主导自己的人生。数百年来,诗人们歌颂自由,政客们鼓吹自由,连身处热恋中的男女都不想失去自由。在人类社会里,最大的惩罚之一就是让你失去自由。所以监狱是很多人最恐惧的地方。我们不喜欢被约束、不喜欢被教育、不喜欢任何不自由的感觉,这缘于我们一直都在追逐自由,所以这些统统都被我们归为不自由。虽然我们一直追逐自由,但是由于我们的浅识和对世界的巨大误解,我们所追求的自由通常都很肤浅,我们追求的是那种最肤浅最表面的自由,是那种美国独立宣言所描述的自由,是那种可以自己做主不被任何人左右、不用惧怕任何人的自由。我们很多人都被教导,如果银行里有几千万美金,我们就可以获取自由,我们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去看任何人的脸色,工作不爽了可以辞职。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可以去巴黎喂鸽子,可以和喜欢的人一起去巴西雨林看金刚鹦鹉,可以参加玛拉戈庄园的晚宴,可以让儿子上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你有足够的权力,你就能把脚趾头放到别人的嘴里。大多数人对自由的理解就是如此。这种肤浅的认知会带领他们投身到一种只有短暂结果的努力之中,最终却一无所获。通过努力,你可能会短暂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诸如财务自由珠宝自由或是国籍自由,但这种自由绝非你所想象的那样毫无代价。最终你会发现,你因为这点小自由而失去了最大的自由。你因为相信这种自由之路而错失了真正的自由之路。这很深刻。我们所追逐的自由充满对规则的蔑视,充满违规的快感,充满了特权和尝试对抗因果的努力,我们的自由通常是那种可以不用考虑任何人的自由,是那种不被别人指挥却可以指挥别人的自由。这种自由高度释放“自我”,让我们丧失纪律,丧失约束,丧失自控力。让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几点起就几点起,它所带给我们的是前所未有的贪婪和胃口,它让我们的欲望得到空前的释放,还把我们的日常需求拓宽了几千倍,更不用说那被养肥的“自我”。现在你必须喝牙买加的现磨咖啡、必须吃伊朗的鱼子酱,必须住香港半山的豪宅,你还要和小你二十岁的男人谈情说爱。为了维持和掌控你的世界,你必须比过去更努力地去赚钱或是获取权力,而这通常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喝下别人的体液,不得不去偷窃别人的成果,...

灵山居士:纪律、自律和他律

在所有糟糕的事物中,我们人类最不喜欢的大概就是不自由的感觉。作为人类,我们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能自主,我们不喜欢被管束,不喜欢被说教,不喜欢让别人来主导自己的人生。数百年来,诗人们歌颂自由,政客们鼓吹自由,连身处热恋的男女都不想失去自由。在人类社会里,最大的惩罚之一就是让你失去自由。所以监狱是很多人最恐惧的地方。我们不喜欢被约束、不喜欢被教育、不喜欢任何不自由的感觉,这缘于我们一直都在追逐自由。虽然我们一直追逐自由,但是由于我们的浅识和对世界的巨大误解,我们所追求的自由通常都很肤浅,我们追求的是那种最肤浅的自由,是那种美国独立宣言所描述的自由,是那种可以自己做主不被任何人左右、不用惧怕任何人的自由。我们很多人都被教导,如果银行里存有几千万美金,我们就可以获取自由,我们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去看任何人的脸色,工作不爽了可以辞职。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可以去巴黎喂鸽子,可以和喜欢的人一起去巴西雨林看金刚鹦鹉,可以参加玛拉戈庄园的晚宴,可以让儿子上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你有足够的权力,你还可以把脚趾头放到别人的嘴里。大多数人对自由的理解就是如此。这种肤浅的认知会带领他们投身到一种只有短暂结果的努力之中,最终却一无所获。通过努力,你可能会短暂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诸如财务自由珠宝自由国籍自由,但这种自由绝非你所想象的那样毫无代价。你最终会发现,你因为这点小自由而失去了最大的自由。你因为相信这种自由之路而错失了真正的自由之路。这很深刻。因为我们追逐的自由充满对规则的蔑视,充满违规的快感,充满了特权和尝试对抗因果的努力,我们的自由通常是那种可以不用考虑任何人的自由,是那种不被别人指挥却可以指挥别人的自由。这种自由高度释放自我,让我们丧失纪律,丧失约束。让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几点起就几点起,它带给我们的是前所未有的贪婪和胃口,让我们的欲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把我们的日常需求拓宽了千倍,更加养肥了我们的“自我”。现在你必须喝牙买加的现磨咖啡、必须吃伊朗的鱼子酱,必须住香港半山的豪宅,必须和小你二十岁的男人谈情说爱。为了维持和掌控你的世界,你必须比过去更努力地去赚钱或是获取权力,而这通常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喝下别人的体液,不得不去偷窃别人的成果,去抢夺别人的土地,去切下别人的手指或头颅。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自由的...

灵山居士:相对很重要,因为他几乎是全部。

有很多人喜欢谈论不二、离戏,喜欢谈论大圆满、金刚链、四心滴这样的话题,他们非常热衷这类话题,我能理解谈论这些会使他们愉悦。我注意到通常喜欢谈论这些的人在面对因果道德之类相对真理层面的话题时总是保持缄默。事实上,他们的缄默就是他们的态度,因为缄默的背后是鄙夷。只是他们不方便表现出来,所以他们以缄默代之。这表示他们并不真正懂佛法,因为他们是在尝试不造一楼二楼三楼而直接造出四楼来。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相对的教法都是绝对重要的,佛的所有教法几乎都是相对的,即便是那些号称了义号称超越因果的教法也只有在相对的状态下才能传递给你。此刻,你看到上师手里挥舞的幡和摇动的铃、听到的浑厚的法音唱诵和鼓声,你的听觉、你的视觉,包括你尝试理解这一切时所使用的逻辑概念,这些全都是相对的。历史上,除了普贤王如来和金刚萨埵之间是心印传承,其他人即遍是西日桑哈、毗瓦巴和莲师这样的大师也都是在以相对的方式传法。除了极少数证悟者,这个世界其他的人都活在相对之中,活在这个由石黑一雄、路易斯 · 阿姆斯特朗、万有引力和烤焦了的蛋糕所组成的世界里,活在这个被颜色、形状、大小、名称、价值所框定的世界里。一直以来,只有极个别的大修行者在修行达到某个程度之后才用得上那些究竟离戏的教法。这样的人在这个星球上不会超过 50 个。百分之九十九的修行者在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里都必须要和相对的教法打交道,必须要用相对的教法来和别人沟通,必须要用相对的教法利益他人。因为这是那些被概念逻辑左右、认为川普代表邪恶泽连斯基代表正义、认为汽车旅馆、高速路牌、国民老公和可重复使用硅胶折叠水杯都是真实存在的人们所唯一能够感知和触摸到的东西。所以,相对是很重要的。因为他几乎就是全部。 灵山居士写于 2025 年 3 月 12 日,首发于 2025 年 3 月 13 日。 本文于 2025 年3 月13 日首发于灵 山居士微博及其他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及各语种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出版社 、媒体 或个人 (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 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灵山居士:禅密忧思录

在禅宗巨典《五灯会元》里,编纂者普济禅师对那些过往的禅宗大师的生平介绍通常都很简单,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句话带过。譬如:“ 清凉休复禅师升州清凉院休复悟空禅师,北海王氏子。幼出家,十九纳戒。 ”《五灯会元》的编纂者很少提及这些大师们的过往,所以很多人会忽略他们的过往。忽略掉他们之前都做过什么,是什么样的人,经历过什么。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他们什么都没做,只是在某年某月某日,他走到那里,和一位老禅师说了两句话,然后,开悟就发生了。这当然不是事实。假如你不会读书,你大概会以为他们的开悟很容易。读五灯会元,你会觉得这些禅宗大师们很多人生下来就只做了这一件事,就仿佛他们没有过童年、没有过青春期、没有过悲伤和恐惧,没有父母姐弟、没有经历挫折和国破家亡。他们就像是个没有过往历史的人一样。因为经典里缺乏对他们过往事迹的描述,这让很多人误以为禅宗是轻松之道,误以为自己什么都不做只要机缘到了遇到某个禅师点拨几句就能开悟。 我年轻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他们会这么想是因为他们读书不够仔细。后来接触的人多了,我注意到有些人之所以会这么想并不全是因为他们读书不仔细,他们会这么想和他们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就如同他们会选择禅宗那是因为他们认为“禅什么都不用做”、“一切皆是禅”,也是出于同样的文化原因一样。这符合他们一贯自欺偷懒的作风。虽然真正的禅确实是什么都不做,但这个 “ 什么都不做 ” 和他们以为的 “ 什么都不做 ” 完全不同。但是不要指望普通学人能区分这些。他们生在一种文化里,这种文化里的人普遍都是什么都不想付出,却想要得到一切。他们想要出最少的力却能得到最大的功果。所以他们干什么事都想要速成。而急于求成的背后则是基于“人只能活这一世所以要好好享受”的底层观念。在生活上他们想要不劳而获一劳永逸,在修行上他们同样会想要不劳而获一劳永逸。所以,当他们去修行,他们很多人会选择金刚乘作为修行法门,这不是因为他们是金刚乘的法器,而是因为金刚乘提供了无数可以被他们拿来维护自我的借口。他们可以不用戒酒、不用抛弃牛肉堡、不用避开香车美女、更加不用出家。金刚乘教导说贪欲即大乐,所以他们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嗔痴,甚至可以到处宣传自己的贪嗔痴且以此为荣。而当他们中的一些人看到禅宗这样的法门时,他们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禅宗比金刚乘还要极端,也更加不容易被识破。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会,什么修...

灵山居士:镀金与红铁丸

查干湖者,关外之名湖也,其幅员辽阔,盛产大鱼。湖中冬捕之鱼王,有售至十万金者。因其利大,常有为贪念所驱之贩鱼者,载他处之鱼,倾入湖中网内,稍待数日即起网,鱼入其湖,水沾其身,即成查干之鱼,可售高价。十数载前,余常见有一等人,以求法之名,入藏地各大佛寺学院,有稍作停留者,有住三五七载者,后返乡开庙,主持一方,称已得成就,已见自性,可利众生,可受用十方香火供养。且有证为证。其人若有真实证悟,自无需多言。然此辈多发心不正,发心不正者若能成就,则藤壶亦可悟道也。其人之所为与查干湖之过路鱼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皆镀金增值之旅也。余谓之查干师也。然大众可欺,因果不可欺也。若无真实学问,未证本地风光,享十方香火,徒增己罪矣。古圣德有言,若无真实修证、无铁打之胃,莫享此利养,地狱之红铁丸又岂是好吞受者? 灵山居士写于 2025 年 3 月 7 日,首发于 2025 年 3 月 10 日。 本文于 2025 年3 月10 日首发于灵 山居士微博及其他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及各语种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出版社 、媒体 或个人 (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 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