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听到有人跟你说:“你无需变得更好,只需放弃自欺就可以。”,你还会听到有人跟你说“贪欲不是问题,虚伪才是”,你会听到很多类似这种高大上的理论,这些话可能出自各大修行者大仁波且,但是到了他们的嘴里就变成了鸡汤。因为把它转述给你的人只转述了这句话而没有提供其他的相关修持配置。他们只是把那些让他们的“自我”感觉舒服的话单独摘出来转述给你。他们大多没受过真正的佛法训练。这些理论也都是他们从各处听来且误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的。譬如他们会认为“放弃自欺”就像是把纸团扔进垃圾桶一样轻松简单。但其实我见过很多修行了几十年的人都很难战胜自欺。所以假如你无法做到(放弃自欺),这样的话对你而言就毫无作用。最后只会变成你自欺的武器。你会以为自己已经“放弃了自欺”,所以无需“变得更好。”这就是魔王的手腕。它能利用佛的话来毁掉你的修行。
你需要被告知的是:无论任何佛法理论都必须能作用在你身上、能对你的习气起作用才能称之为修行。否则它就只是无用的知识。为了能让它们对你起作用,需要有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来把你的生活改造成修行。生活不会自己变成修行,需要有一个伟大的老师,和一个真正想要解脱的你,当这样的两个人相遇,他们之间会发生很多故事,会有试探会有拉扯会有攻有守会有逃跑有投降会有撕痂之痛也会有悔恨莫名,在经历过这些之后,如果你还能坚持得下去,你才可能慢慢把你的生活变成修行。你的日常生活才可能被他锻造成习气的磨刀石。那些理论才会和你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还有就是,无论任何理论都必须有一个下脚处,你必须能踩着它一直走到那个终点或是阶段性的目标。你必须知道你现在站的是什么地方,你能看见你和目标之间隔着辽阔的海面,必须有人能让海面上开出一朵莲花,然后再开出另一朵,你可以踩着莲花往前走,你走到哪里前面就会出现一朵你刚刚好能够到的莲花,这是你的老师幻化出来的,他知道你刚刚好能够得着的地方,你可以踩着它一直走到海的中间,走到那个目标前面。否则这些目标对你而言永远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这些全都要依赖一位真正的老师。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师,这让他们所接触到的全是那种一鳞半爪的佛法。他们经常会遇到那种半吊子老师,这种老师的特征是他们只给你提供了一个目标而没有提供下脚处,这会让你一直停留在原处,让你误以为那些通过努力修行才可能达到的境界是当下就应该做到的。其实严格来说,任何没有下脚处的理论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会让你以为自己已经具有或是随时可以具有那种境界。只是想不想做愿不愿做的问题。这是非常远离事实的臆想。任何没有下脚处的理论其实都是在巧妙地浪费你的时间和生命。它们是魔王精心打造出来的。因为缺乏相应的方法和引导,你会分不清自己现在是什么状态、分不清你需要做的是什么,你会把修行的结果当成当下就应该呈现的境界,但是你并不具备这样的境界,所以你只能假装自己拥有这种境界。这是最佳的虚伪训练营。而维护虚伪则要付出更大的虚伪和代价。以前有个人问一位道长,“怎么才能做到和光同尘。”道长轻蔑的看了他一眼说:“你就是尘。“因为缺乏基础的教育,很多人会认为和光同尘这句话是对自己这样的普通人说的。但其实这是对那些修行极高已经超凡脱尘的人的要求。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弯下腰来“同尘”。
类似这样的事其实每天都在发生,中国社会长期流传着一些不应该被普通人听到的话,因此社会大众很难分辨这些话是说给谁听的、是对谁的要求,以及适合哪些人听、不适合哪些人听。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说给自己的话,但是并不是你能看到能听到的话就是说给你听的。很多话其实和你完全无关。
灵山居士写于2025年6月,首发于2025年7月8日。
本文于2025年7月8日首发于灵山居士微博及其他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及各语种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出版社、媒体或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