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灵山居士:当唐纳德.川普走下空军一号的时候世界在发生什么



当唐纳德.川普携夫人走下空军一号第一次以总统身份踏上英国的土地向众人挥手微笑的时候,同一时间,在亚洲斯里兰卡的某个热带雨林,一只锈斑豹猫正贴着湿漉的地面踽踽而行,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间隙落在它身上,它钻过湿漉的树洞,跃过杂草丛;忽然,它停下脚步,警觉的竖起耳朵,睁大眼睛,鼻子在不停地嗅,这只被称为全世界最小的猫的猫科动物似乎发现了什么。同一时间,在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一场战斗正在进行,19岁阿萨姆正躲在一座废墟里——那里以前是一个大超市,他抱着一把枪,他腿上受了伤,不远处有一摊已经干了变黑的血和一个开了罐的牛肉罐头。他听到远处零零落落的枪声喊叫声和自己的呼吸心跳,疼痛让他觉得自己要死了,他想起他在昨天早上见过的那个姑娘,他只看到了她的眼睛——也许他还能再见到她——如果他能活到明天的话。与此同时,在南极大陆,无数的企鹅正排着队跃入海中。在阿拉斯加,无数的大马哈鱼正在逆水而上从海里回游到河流里准备产卵。而在中国大陆,在中部地区的一个小车站,一群等车的人正在接受检票等待上车。他们的行李是编织袋和一看就很便宜的旅行箱。他们略显紧张的神情显示他们是第一次出远门。在越南的河内,一个小店主坐在店里,神情麻木地注视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同一时间非洲北部的某个自然保护区里,一只花豹正衔着另一只豹子的大腿小跑,那是它从狮子吃剩的残骸里抢到的,和它争夺这只腿的是两只鬣狗,为此它脸上负了伤,它正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这好不容易抢来的食物。
我们的星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这个星球的每一个生命,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活着。无论是唐纳德.川普,小罗布特唐尼,还是斯里兰卡的锈斑豹猫,所有的生命都想要快乐,都不想要痛苦。但通常我们不知道这些,我们只知道我们自己的痛苦,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身边人的痛苦。我们更加不会关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生命——我指的不是非物质形态的生命。而是那些生活在这个星球却被我们忽略的生命。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知道川普的出访行踪,我们知道美联储加息,我们知道巴西亚马逊的森林大火,我们知道特斯拉的卫星计划,我们知道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政治生涯遇到了挫折,我们知道哪个明星和哪个明星睡觉了,我们自认知道的很多,但其实,我们知道的很少,有无数的生命被我们所忽略。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故事,我们不知道它们的遭遇。我们知道和关注的生命只是地球生命的万亿分之一,我们知道和关注的事件也只是地球上每天发生事件的万亿分之一。相对于其他生命,人类之中那些最卑微的人也有机会被注意到,有时候你能看到BBC扛着摄像机去采访那些贫苦的人们,但你可曾见到她们采访过一只蚂蚁或树櫴?——它们因亚马逊森林大火而失去家园。
经常有人跑来问我对正在发生的某事件的看法,他可能觉得我一定知道这件事,但是这可不一定,我不会只关注人类的事。也不是只有人类的事对我来说才是大事。我会关注卫生间墙壁上的蟑螂,雨后小区路上的蜗牛和蚯蚓,路上走过的随便一个人或一只虫子。正在拖地的保洁或是洛克菲勒。大部分人关注亚马逊森林火灾,他们关注的点只是火灾对人类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会不会影响地球的氧气供应,关心的是对欧盟南美自贸协议的冲击,他们可不关心是不是有几千亿动物因为火灾失去家园失去生命。大部分人的眼光只局限于人类,甚至只局限于自己家自己周边;而且即便是人类,他们似乎也只关心那些上了新闻的大事。更自私的人甚至连人类的大事都不关心,他们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那些被自己划入“重要的”范畴的人,你可曾关心过你所在小区保安的情绪?我们觉得那些被我们划入“重要的”范畴的人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很多时候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其他人的存在。在我们眼里,楼下小区的保安只是保安而已。他不是个有血有肉会说会笑的人,他也没有情绪,没有孩子,不会在过年的时候背着包坐火车回家。在很多人眼里,他只是个保安。一个有用的机器。你可能只是在出小区门的时候才会看他一眼。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动物们身上,我们不关心任何动物——除了我们的猫。我们不管它们的死活,不管它们有没有地方住,我们也不想知道它们的生活。这不奇怪,我们连人类都不关心,何况动物。人类的事情远比其他生命重要——这是这个星球最体面最文明的人也持有的观点。对于这个星球的前途,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似乎早已被剥夺了发言权。我们从来不想听听一只树袋熊对澳洲现状的看法——我不相信它们对于大肆砍伐森林毫无意见。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和我们一样,都在寻找快乐和温饱,都在躲避痛苦。它们会害怕,它们会悲伤,它们会疼,它们也会求抱抱,它们也有心。无论是斯里兰卡的锈斑豹猫还是南极的企鹅或是阿拉斯加的大马哈鱼还是印度南部的捕鱼者。它们都在艰难地为生存而努力奋斗,和我们一样。因为业力,我们不知道也不关心非洲大陆一个蚂蚁窝里发生的战争和政变,同样的,它们也不知道我们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对它们来说,那是天大的事。但是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事情在发生。这还仅仅是地球的范畴,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宽到全宇宙呢?
每天清晨,你走在上班的路上,清晨的太阳光照到你的眼皮上,你有点睁不开眼;在五十米开外,有人在房间里悲伤欲绝。有人在看早间新闻。有人在煎鱼。在同一时间的非洲大陆,一只狞猫正在草丛里注视着它的猎物慢慢走近——它调整姿势,准备出击了;在阿拉斯加,一条大马哈鱼正在跃出水面,带起一片水花;不远处一只年幼的棕熊正在河边等待着它的妈妈去河里捕猎归来。在大西洋某处,一群海豚正在围猎一大群惊慌失措到处乱窜的沙丁鱼。在东京,有人烧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印度班加罗尔郊区的一家破旧医院里,一个小生命刚刚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
如果你修行多年,你应该知道这些,应该感知到这些。每一个生命都同等重要。每件事发生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大事,在每个生命身上也是一样。知道这些,你才能真正发展出菩提心。当你越来越能感知到其他生命的喜怒哀乐,你离菩提心也就越来越近了。


灵山居士写于201995日,9月6日修订重发


本文于2019年9月5日首发于灵山居士新浪微博及谷歌Blogger。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权,媒体或个人(包括互联网媒体,网站,个人空间,微博,微信公众号,纸媒)如需使用请先获得灵山居士授权。不得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电子邮件: lingshanjushisiwu@gmail.com
灵山居士新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gshanjushi2017
谷歌Blogger:https://lingshanjushi.blogspot.com/
灵山居士微博:http://weibo.com/lingshanjushi
灵山居士官网:http://www.xinwuyang.com/
灵山居士公众账号:lingshanjushigz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灵山居士:惑人之物,于其手中皆可用以渡人解缚(修订版)

古大德有言:“正人修邪法,邪法亦正;邪人修正法,正法亦邪。”世有大机大用者,其于一切圣俗之法,信手拈来皆成佛法;魔王用以惑人之物,于其手中皆可用以渡人解缚。此等圣者善秉魔王之利剑,反刺魔王,擅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此智者之大用也。世间愚迷之人虽秉佛法之剑,自谓修道,然其所修之道,不伤无明,反伤诸佛法,不减贪嗔,反增垢染。智者可用佛法杀我执,亦可用魔法杀我执,愚者佛法魔法皆不得杀我。其所擅者,乃是将杀我之法,修成护我之师。是以,智者可于邪中修正,夺魔王之兵械,为我所用。愚者只能于正中修邪,其兵械武器尽数为魔所缴。 如来教法,度九乘根基,有实说权说,又有胜义世俗之分。其一言一语,皆非凡夫初学可解,若无明眼人在侧匡正,任一教言,皆可惑人。此非教言惑人也,乃吾人之曲解惑人也。然曲解者皆不知其曲解也,皆不知其已入魔王之彀中矣。盖因魔王之智慧远胜其也。 今世之修者,多无师在侧督导,盲修瞎练,又兼自命聪慧,于师佛之言,常作吾我之解,师心自用。借密法之理,行贪嗔之事;令如来教法,成魔王利器;使解缚之言,成杀佛之器。悲夫。 余常谓诸学者言: “ 任一佛言师语,若非师详解,无师把关,吾人擅解,必致偏矣。后必为我所用,必成贪嗔护法,令我执无伤,习气完备,令毕生修行,徒具虚名,纵修百年见解习气依旧如故。汝等众人,日常之交流,一语未说全者,尚且为魔所乘,生诸事端。何况修心改命成佛覆我之法,魔王岂有听之任之不加干涉之理。是以,当慎之又慎之。 ” 余观世间好物,无不为魔所用,无不为魔所渗,佛教儒教耶教概莫能外,此东西方之共同也。魔王于圣贤之教,日夜难寐,常思毁之。然魔王之毁,非烟销灰灭之毁,乃借尸还魂之毁也。如虫蛀木,日日蚕食,为魔所蚕食者,皆徒具形而内空矣。如史上之儒家,又如愚人之修道,皆有其形而无其魂。 晚近“自由”一语自西舶来,人人皆向往之。然凡俗之人心虽向往,实不知何谓真自由,更不知通自由之正途。魔观众生于此未深解,后借隙而入,令自由变放纵,人间变欢场。其假自由之名,为不可为之事,释千年压抑之欲,正贪嗔痴之名,毁众生修道之基。又假自由之名,令邪见无阻拦,人皆可畅言,后劣币驱逐良币,狮离穴而犬狐占。如今日美利坚欧罗巴之雌雄莫辨诸般乱象,皆是自由平等博爱为魔所用之果矣。又如儒家一脉,本为圣贤设教道之浅途,后为盲者所解王者所用,沦为向上叩门之学,令夫子蒙冤。此皆魔之手笔也。 灵山居士写于 20

灵山居士:昨日的世界是否黄金时代

这几天我在阅读奥地利作家斯蒂芬 . 茨威格( Stefan Zweig )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 ),这本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次出版。在这本书里,茨威格富有感情地描述了他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欧洲,那个已经逝去的旧世界 —— 那个只存在于黑白照片里的昨日的世界。他回忆当时的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回忆当时维也纳市民们宽松无忧的生活。他认为那是这个世界少有的黄金时代 ——— 我相信大多数读者读了之后都会有同感。那时候的维也纳,大多数人生活的都很轻松。因为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压力,人与人之间和善宽容,他们生活中很少有大的变动。他们做事情都不慌不忙 —— 因为着急忙慌被认为是有失教养的举动。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甚至认为战争已经远离这个世界。在书中,茨威格还谈到了他的祖父母和父母,他认为他们都是幸福的人,他们的一生之中从未有过大风浪,他们没有像他的子孙那样经历战争,他们都 “ 平静、顺利、清白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 如果你有着二十一世纪的思维,你肯定会同意他的看法。你会认为一战之前的欧洲那七八十年是黄金时代,没有战争,没有饥荒,科技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无忧,大家都对未来充满期待,只有很少的人去欺诈抢劫。但是如果我们用修行者的眼光来看,可能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一战之前整个维也纳都沉醉在音乐的世界里。音乐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贵族伯爵还是普通市民,都把音乐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说实话,我很同情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们几乎被掐断了所有思维实相的机会。比起维也纳的金色音乐盛宴,印度恒河边的火堆或许更能拉近你和相对实相的距离,更能启发你去寻找真理。但是大多数二十一世纪的头脑绝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不会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加先进。他们认为前者才是高等文明。 对我这样的修行人而言,他们 “ 平静、顺利、清白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浪费了一生的时间,他们像昆虫一样活了一辈子。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感觉这些生活在十九世纪末的欧洲人离我很遥远,他们和现在的人非常相似——他们和现在的人一样认为自己已经知道所有的答案,和现在的人一样缺乏探索的心,和现在的人一样沉迷于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从不试图从已知

灵山居士:关于边地的一个故事

在我们所生活的星球上,有着几百上千种文化,这些文化有高有低,有好也有坏。关于文化差异,这几年我读到的最离谱的一个故事是:有一个人移居太平洋岛国波利尼西亚,有一天她乘公交车去城里买东西,上车后发现没有空座位,有个当地女生起身给她让坐,她坐下后女生看了看周围,然后很自然地坐到了一个男人腿上。起初她以为那人是她男朋友,后来上车的女性开始陆续增多,每个人都选了一个合适的男性的腿坐下了,坐的和被坐的双方都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这时候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当地的文化。但是作者对此并不持谴责态度,相反的,她还很欣赏这种文化,她觉作为东亚人自己身上有太多的文化包袱,远没有这些土人洒脱。对此我并不意外。我只是好奇如果有一天她看到自己老公在公交车上毫无障碍地抱着一个陌生女人她的心情会不会受影响。 最近这几十年,全世界的人类一直被各种媒体自媒体轰炸,所以他们被孕育出这种头脑这种思维方式一点也不奇怪。现代人为了展示自己的包容通常会对各种垃圾文化都予以尊重。(佛教里这样的圣母也很多,他们会说要平等,不要分别。他们虽然是凡夫的身子但却长了一张圣者的嘴。切记,作为修道者,当你还是凡夫的时候就要说凡夫的话,从凡夫的角度出发,从因果不虚的角度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不要扯什么一切都是无分别。除非你能毫不皱眉地切掉自己的大腿喂老虎,除非你能做到这些,否则不要说圣者境界的话。)但我从来不是这样的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看不上白左。所以,我并不打算尊重这种习俗和文化,并不打算展示博大的胸怀。很多人对这种文化持宽容态度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它对你生活修行的影响,假如他们能看到,能看到它会带给你什么,他们的包容会瞬间烟消云散。 现在是 21 世纪,你从北京飞到纽约只需要十几个小时。所以,现在不是唐敖多九公的镜花缘时代。在那个时代,这些遥远海岛的土人怎么过自己的生活与你无关。因为他们不会出现在你家附近的超市里,他们的孩子不会和你的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不会和你的孩子举行婚礼。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每天都有几十万人越境进入美国。这些人来自南美,来自非洲,来自中东,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广州这十几年增加了五十多万非洲移民。这些人来到新的国家,他们带来了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带来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看法。当这样的人足够多的时候,他们的文化就会影响你,或者替代你。 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