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习惯,我会经常检查一下自己手机的 app 是否是最新的版本。大概每隔几天就会看一次。看看它们是否处于最新的状态,是否需要更新。如果有段时间没有更新我就会略微有些不安,如果检查到不是最新版本我就会马上进行更新。这个习惯保持了好几年,直到某一天我惊觉自己已被它控制。仔细观察,我发现这和我一贯以来的习气是一脉相承,我希望能永远保持最佳状态、永远不落人后,希望世界能永远有序,可以示人。这里面潜藏着“自我”的不安,潜藏着某种“自我”证明的焦虑,潜藏着对完美的索求和与他人下意识的对比,而这种对比则是我很多骄慢的源头。这种习惯并非在手机 app 出现之后才产生,早在 app 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因为它的巨大活力和适应性,它会寄生在所有的事情上面,在很多事情上我都能找到它的踪影。在很多事情上我都会要求极致完美,对自己如此,对他人也是如此。我会审视自己,也会审视他人。这造成了我们之间的一些紧张关系。这有点像是某种强迫症,你想要让一切都井然有序:水龙头里必须有水,冰箱里必须有冰块,唐卡不能是歪的,地面必须一尘不染,一打开门就能看到你的快递安静地躺在门口。世界必须如斯方好。我们想要这样的世界,想要这种版本的有序。这里面潜藏着我们的不安和对世界的干涉,潜藏着我们对因缘果运行方式和运行速度的不满。我们觉得世界应该是确定的,应该是可控的,应该是可预测可扭转的。我们不喜欢惊喜,不喜欢早上起来发现公司没了,不喜欢马桶里有没冲干净的屎,所以我们努力驯服世界,把它往我们希望的方向拽。毫无疑问,这和修行所要达到的是截然相反的东西。世界自有其规则,有其节奏,你必须予以尊重。所以你必须接受早起水龙头里没有水,必须接受有口臭的客户对着你喋喋不休而你又不能离开,接受你儿子说二加一等于五,接受有人没有逻辑有人没有廉耻,接受无论你如何努力对方可能最终还是没有丝毫改变,接受有人出现有人离开,接受没有人真的在乎你,接受有人想要帮你,有人想要害你,每件事都是正常的。一切都是本该如此,每一片叶子都落在了它应该落的地方。没有一片叶子会落在它不该落的地方。 灵山居士写于 2025 年 6 月 24 日,首发于 2025 年 7 月 2 日。 本文于 2025 年7 月2 日首发于灵 山居士微博及其他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及各语种版权归“灵山居士”所属的自然人所有。请尊重版...
在我年青的时候,曾经一度以为直言不讳是一种优点,且一直在为自己是一个直言不讳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而深感荣耀。因为我生长的地方也因为性格的原因,我曾经非常不喜欢那些说话喜欢藏着掖着的人,他们挤牙膏似的说话方式对我而言无异于一种折磨。我一直都喜欢直爽的人。后来经过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慢慢发现直言不讳对我个人而言可能是个优点, —— 假如我只是个普通人不需要和很多人接触的话。 —— 但是作为一个弘法者,它就很很可能会被魔王利用而变成一个致命的缺陷。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喜欢一个太过直率的人,直言不讳在很多时候对他们而言都会是一种冒犯,大多数人并没有做好听真话的准备——即便是那些自认为已经有了某种程度证悟的修行者。——忽然把他们真实的样子展示给他们看只会惊走他们。大多数来修行的人其实并不想听真话,他们想听你夸他,想听你说他是上等根器。他们需要的是抚慰、是“自我”满足、是能拿出来炫耀的知识、灌顶和成就感。他们唯独不需要的是找一个人告诉他们他们是傻瓜,告诉他们他们之前的理解全都是错的。告诉他们他们修了这么多年从来没修对过,因为他们的“修行”对他们的习气没造成任何伤害。你以为他们跑来修行就真的是要修行的吗?对大多数人而言,修行只是他们满足“自我”的另一种方式而已。 我的直言不讳割伤了很多人,让很多人很不爽,让很多人倍感受伤,也让他们无法在我身边待下去,最后他们只能选择跑掉。这当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所以,如果现在要我在把他们割伤吓跑和适当地妥协、适当地满足他们的“自我” 、不那么坚贞决绝之间做选择,我大概会选择后者。毕竟,现在的我也已经四十多岁了,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气盛,也不会对别人抱着不切实际的希望,不会把他们想象成是可以勇敢接受自己真实样貌的人。修行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十年、可能是几辈子,也可能是几十万大劫甚至更久。所以,你不能太过心急。不能指望他们明天一觉醒来就能变成另一个人。你要允许他们慢慢改变甚至是不改变。让他们留在这里至少他们还有机会。 我仔细观察自己当时的心态,看上去我这么做好像是在为他们好,是想让他们快速解脱,所以我会对他们说那些我认为他们应该听的话。虽然我的动机确实是希望他们好,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丝想要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心态。这种心态和菩提心搅在一起,很难被分辨,我看到这种略显焦躁的心态里隐藏着急于求成的心,隐藏着某种迫切想要“自我”证明的心,...